本报讯 (记者 吴艳虹 通讯员 黄超光) 目前,梧州市已进入主汛期和强降雨季节,为有效防止城市内涝,保障地下排水系统畅通,从今年6月起,梧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着手对市内多个内涝易发点的市政设施排水渠开展清淤工作。
7月16日上午,在奥奇丽路的一处沉沙井口处,两名市政部门的施工人员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通过与井内的工作人员配合,利用吊装的方式清理井下的砂石、淤泥等垃圾。据介绍,该处为市政主渠的其中一个沉沙井,连接着四中、两广市场、市政府周边等片区的市政下水渠,平时,这些下水渠中的砂子、石头等垃圾都会汇集在此处。
“小雨时冲下来的是砂子,大雨时就会冲下石头、砖头等物,另外还有一部分是生活垃圾。”梧州市市政工程处项目业主代表李浩介绍说,“由于市政主渠内空间有限,没有机器能进入到如此狭小的空间内工作,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人工作业来清理。清理主渠时,两个工人在地面上工作,另外12个人在15米深的地下渠内,用铁铲把渠内的砂石装到桶里,然后一个接一个传递到井下,再拉到地面上运走”。
据了解,地下渠内除了有砂子、石头、砖头外,还会有碎玻璃、铁钉等,为避免被利物刮伤刮烂,即使在高温炎热的季节,井下的工人也不得不穿上比普通雨衣还要厚重的渔夫服。“渔夫服连着雨靴,塑胶材料,不透气不透水,非常闷热,再加上井下是密闭空间,工人下去几分钟就已经全身湿透了。因此每隔半个小时,我们就让工人上来休息,透透气,并且为他们准备凉茶、绿豆沙等清凉饮品。”李浩说。
据了解,清淤工作从6月份开始以来,市政部门目前已经完成了桂江二路龙母庙——中山路、阜民路、中山路——西江四路等路段的市政主渠清淤,下一步将对潘塘公园周边路段进行清淤,整个工程预计7月底可以完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素雅三江交汇绿茵凝翠,数不尽的低丘缓坡,曾是让梧州人又爱又恨的地容风貌。因地少人多,梧州人开创了在山体一级一...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