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旻泰通讯员 黎海平 潘颖燊
2月20日起,随着骑楼城内的装饰布景逐渐撤下,这场为梧州民众所津津乐道的“美丽梧州,幸福万秀”·骑楼年俗文化活动终于圆满落下帷幕。本次骑楼年俗文化活动于1月28日(小年夜)启动,至2月19日(元宵节)结束,贯穿今年整个春节,将骑楼城打造成市民欢度春节的好去处,市民们纷纷称赞这是“梧州历年来最有年味的骑楼春节”。
这次活动的圆满举办,既充分展示了梧州本地浓郁的岭南风情和年俗传统,也为骑楼城景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打造“最具年味骑楼”
古老的骑楼城被喜庆的灯笼和各色油纸伞装点一新,夜光龙狮巡游、粤语经典情怀街头秀、元宵喜乐猜灯谜等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更吸引了各方游客的目光。万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嘉文说:“本次骑楼年俗活动,是举万秀区全区之力打造的最具年味骑楼。”
此前,万秀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整合各方资源,设立综合协调组、安全维稳保障组、卫生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工作小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到位,确保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
主办方在骑楼城内打造了独具梧州特色的年味集市,集市中不仅囊括了如纸包鸡、冰泉豆浆等特色美食和一些梧州本地年货特产,而且还有50多个国内外优质展商为市民游客带来各地精美小吃,以政府扶持、企业出力的合作方式,为市民们重现了“百年商埠”的盛况。
此外,23天内超过70场次的精彩表演和文化活动,其背后除云集了本市文艺团队中的“精兵强将”外,还涌现出了如梧州市龙狮协会、武术协会、诗词学会、灯谜社等民间社团的身影。如1月29日开幕的首届岭南狮王大赛,吸引了两广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精英狮队参与角逐,2月17日的新春快闪歌舞秀“我和我的祖国”则邀请了来自南宁的演出团队前来助阵。
转变思路扩大影响力
本次骑楼年俗文化活动筹措的时间并不长,仅一个月左右,但策划者别出心裁的创意,为本次活动增色不少。作为本次骑楼年俗活动的承办单位之一,万秀区科技文化体育旅游局负责了活动创意的策划和执行。
骑楼城内街道纵横,节假日游人如织,组织大型演出易造成交通拥堵。万秀区科技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俞健表示,此次他们转变思路,将表演节目化整为零,把整个骑楼城变成舞台,以街道为依托,进行如快闪、街头秀等创新形式的表演。同时,利用演员与观众高度的互动性,迅速将现场气氛带动起来,让观众们大呼过瘾。
俞健表示:“以往组织大型舞台演出,仅舞台搭建和舞美灯光就是一笔不小的硬开销,而这次我们在高处利用追光灯,在街道上营造出一片‘舞台’区域,效果同样不差。”
宣传推广方面,本次骑楼年俗活动除依靠各主流媒体报道外,主办方还聘请专业团队制作了80多个长度为10秒左右的短视频。专业的剪辑加上个性的配乐,这些制作精良的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快速传播,引起了热烈反响,大多数短视频在抖音短视频APP上的点赞数达到了几千个。
历史与创新碰撞的火花
梧州市市长李杰云在梧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梧州骑楼城争创‘5A景区’”。骑楼城作为梧州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走到今天已有90余年历史,如何使这个古老的建筑群焕发新的活力,研究骑楼文化多年的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学会副会长彭志创有自己的看法。
彭志创认为,争创国家AAAAA级景区,特色品牌必不可少。骑楼城的特色品牌就是岭南文化的荟萃之地,以及百年商埠的缩影,这在全国现有的A级景区中也属罕有。因此,必须牢牢把握骑楼城的文化底蕴和与梧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渊源。
其次,是景区内新旧业态的重新整合。彭志创认为,本次骑楼年俗活动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为骑楼城景区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今后骑楼城景区的设施提升和文旅融合工作应该是同步进行的。而骑楼城的后续建设,甚至不仅局限于骑楼城内,还会进而对河东城区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彭志创最后表示,国家AAAAA级景区有一套标准化的质量等级评定体系,各项数值指标必须达标。据统计,仅春节假日七天期间,骑楼城景区共接待游客25.21万人次,旅游消费1.92亿元,证明梧州骑楼城在“接待量”(年接待量60万人次)这一指标上的达标是大有希望的。今后,必须调动各方的资源,提升骑楼城内的硬件设施,业态培育等,助力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苑君通讯员蒋亚平)记者从万秀区棚改办了解到,截至目前,该片区棚改居民签约率超过98%,已签约并且搬离棚户区的居...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