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侠 文/图
年轻的食侠最爱听长辈们说关于吃的故事。一些喜爱面食的长辈经常说起梧州的老字号粮店,可惜有很多店铺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消失了,幸好还有一家经历了风霜洗礼,屹立不倒,并为大众熟知,那就是和平粮店。
和平粮店的老板娘文姐老家在河北,从小对面食制作就特别在行,大概北方人天生就会做面食,这种与生俱来的手艺,就和梧州人对河粉的悟性一样吧。
文姐说:“面点好吃与否,原料很重要,我们用的原料全部安全可靠,面粉不含铝,而且我会定期将食品拿去送检,全部都是合格的。做食品就是要做到问心无愧。”做生意,文姐心中有一杆秤时刻保持着平衡。
如今,机械化替代了传统手艺,但这里的面点仍是半手工制作出来的。每天凌晨两点多,和平粮店的师傅们就已经开始制作面点了,搅面、发酵至少需要两三个小时,然后再包馅料、上笼蒸。清晨天还没亮,人们便排起队来买早点。一个个热乎乎的“白胖子”凝结了师傅们的辛勤付出,食侠吃着这些面点时特别能感受到其中的细腻。
和平粮店的众多面点中,深受大家欢迎的要数叉烧包。文姐说,好的叉烧包馅料应采用肥瘦适中的叉烧,外皮蒸熟后香软有韧劲,且不粘牙。因此,和平粮店的叉烧包的馅料以切成小块的叉烧为主,并加入蚝油等酱料调味,外皮用的是发酵好的高筋面团。店里的叉烧包不像早茶点心的叉烧包那样头顶裂开露出叉烧,而是将肉汁和香味包裹其中,等到咬开的那一刻,所有美味才会在口腔里迸发。
这么好吃的面点,文姐和师傅们一直坚持做到现在。文姐回忆到,那时和平粮店还属于粮食局管辖,自己担任主任,单位改制之后她承包了和平粮店,成为真正的掌舵人。她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当初一起工作的同事们大多都退休了,自己经营这家店也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
在文姐的心里,和平粮店是她的家,来这里的每一位顾客都像是串门的亲戚,食客的支持是文姐坚持下去的动力。
食客“小蓝蛙”说:“和平粮店的叉烧包是我的最爱!最喜欢它那实实在在的口感,有嚼头,而且叉烧肥瘦适中,甘香可口。我还在六一幼儿园上学时,就喜欢吃这家粮店的包子了。”
食客“鱼鱼”说:“我平时不太喜欢吃馒头,因为没有馅,觉得味道寡淡单一。但奇怪的是,我却喜欢吃和平粮店的小馒头,一口一个,有点嚼劲,还有麦香和甜味。”
食客“好女婿”说:“和平粮店绝对是老一辈梧州人的舌尖记忆。小馒头表面是淡黄色的,不是雪白的,样子虽然不好看,但是更能证明用料很实在。我的岳母最爱吃这家的面点,有时候我为了帮她买到包子做早餐还要排长队呢。”
新闻推荐
梧州零距离网友提问:梧州市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的标准是多少?享受生育保险待遇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络发...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