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浪费实在不应该。
●民生点击
阅读提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在外用餐次数增多,浪费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前段时间,梧州市启动了“粒粒皆辛苦,文明进餐桌”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力图改变人们“剩得多有面子”的错误观念,让勤俭节约的传统重新回归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么,现在梧州市文明就餐的情况如何呢?近日,本报记者到市内的餐饮单位和单位食堂了解了一番。
记者孙雅华文/摄
梧州市启动以“粒粒皆辛苦,文明进餐桌”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已有一段时间,记者通过走访市内多家餐饮机构,以及在市民中做了一系列调查采访后发现,部分单位与市民在用餐方面还存在攀比之风,有待之处。
商家:“温馨提醒”齐全“主动提醒”尚少
在西江一路某中餐酒楼的茶水区墙壁上,“文明用餐,杜绝浪费”的提示牌赫然醒目地贴在墙上。经理钟林告诉记者,这张提示牌一直都贴,而且饭后打包一向是梧州人的传统习惯,大部分客人还是能够将没吃完的食物打包带走的,“但是也有例外,在我们这里就餐的客人大约有1/3都会出现剩菜较多并不愿打包的现象,特别是商务宴请或婚宴。有时候安排好的一桌人有几人缺席,一桌菜就会剩下很多。”
随后,钟林带记者去了餐厅后堂,指着几个一米多高的泔水桶说:“每天的剩饭剩菜都可以装满两三桶。赶上婚宴的时候,这六个桶根本不够用,面对这种浪费行为我们也很无奈。”
“餐厅服务员在客人点菜的时候会不会主动建议少点一些?”记者问道。
“通常的茶市、饭市,因为要计茶位,点餐的时候服务员都会提醒客人先上着,不够再点。但是婚礼或商务宴请那些,很多市民还是更注重讲究面子和待客礼仪,比如有些举办婚宴的人指定必须要有鸡、鸭、鱼、肉或海鲜类菜式,请外地生意合作伙伴吃饭一定要酒足饭饱才算尽到地主之谊等。”
就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市饮食协会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黄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梧州的饮食业竞争激烈,点菜时主动提醒食客不要过量点餐的商家的确较少。
食客:“吃剩打包”普遍“偶尔浪费”无奈
如果说餐饮商家不主动提醒按量点菜,是因为其要考虑经营利润等因素,那么在市民看来,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合理就餐消费或不打包造成浪费呢?
记者采访时,梧州市某企业一位80后的销售主管张金科这样形容生意往来间饭桌上的“浪费”:“多点些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够阔气。”当记者问其每次饭局后是否会要求餐厅打包时,张金科说自己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聚餐时才会打包,工作中的应酬一般不打包,就算是没吃几口的菜觉得不打包可惜,但有生意往来的客户在场,也不会打包,“请人家吃饭还要打包,显得太抠门,太没面子了。”
对于张金科这种职场上为了要面子而形成的“浪费”习惯,其实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都会出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习惯“浪费”。
记者了解到,梧州市一般的家庭、朋友聚会、市民小酌都会按量点菜不会盲目乱点,而且,即使有剩菜不少市民都会选择打包带走。浪费可耻的理念早已深入如民心。
从小在藤县一个贫寒家庭长大的IT工程师小刘就经常有这样的情绪,“每次看到原本几百元就吃好的一餐饭,动辄就点上千元的菜,最后剩下的还很多,心里就会有种负疚感。我们小时候很久吃不上肉、家里有肉菜爸妈舍不得吃留给我和弟弟妹妹,哪会舍得浪费?”因此,小刘得知梧州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后特别开心,“我觉得如果大环境都倡导节约、抵制浪费了,大家就不会把大讲排场、铺张浪费作为一种可以显示优越感的事情来推崇了。”
食堂:“提前点餐”合理“按需取餐”可行
尽管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但在梧州市一些单位、企业的食堂内,实行提前按需点餐制却令记者看到了文明餐桌的先行者风范。
在市国税局、邮政局等单位的食堂,记者了解到,从食堂开始使用时起,就开始实行提前一天点餐的制度了,“每天下班前,把第二天中午想吃的菜式、菜量报好,通过食堂的点餐系统提交。这样一方面便于厨房师傅提前准备,保证每个员工更都能吃上合自己胃口的美食,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食堂不必要的浪费。”市邮政局食堂的负责人如是说,另外,他告诉记者,如果前一天上班时没有点好餐,那第二天中午去食堂是肯定没有饭吃的。尽管刚开始很多人都不习惯这样提前订餐,但开始施行后,点餐制得到了员工的一致好评和拥护。
“我们餐厅规定,顾客用完餐后,剩下的食物只要超过规定重量,就要按成本价收取相关费用。”在新兴二路一家自助餐厅,记者了解到为了防止肆意浪费现象的发生,餐厅工作人员在顾客用餐之前除了进行一些按量取餐的温馨提示外,一旦发现肆意浪费的现象都会及时进行口头警告,买单时所剩食物太多还会要求食客打包,所剩食物超过一定量后会罚款。对此,该自助餐厅经理告诉记者,按国家法律规定,只有执法部门才有行政处罚权,自助餐店只是餐饮单位,没有对顾客罚款的权力。餐厅规定剩饭罚款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醒顾客杜绝浪费。
“就算不是自助餐厅,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的就打包回去,这个习惯一点都不丢人。”作为梧州市唯一一家推出“剩饭买走”的自助餐厅负责人,张女士坦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文明趋势,虽然很多市民出手阔绰,不在乎买单时钱多少,但作为餐厅,有义务支持这个文明餐桌的活动。”
的确,生活条件好了,并不代表可以肆意奢侈、无度浪费,俭以养德、俭以养性、俭以养身的理念依然是需要一代代传承的文明习惯。
新闻推荐
藤县多举措发展蔬菜产业促农增收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