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结构单一,生产性投入不足等原因,使藤县藤州镇平政村村民增收缓慢。去年3月,市水利局的蒙达秀接受委派驻该村任第一书记兼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刚进村上任她就全身心扑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事业上。
打基础,强化“造血”功能
面对一大堆难题,蒙达秀理出了先完善全村基础设施,强化脱贫致富“造血”功能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思路。她发挥专业技术特长和后盾部门优势,跑项目筹资金,争取到水利部门投资340万元建设平政村水利工程。目前建成了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了500米水渠,2公里干渠修建和3座山塘加固除险进入招投标阶段。
平政村各村组通往外界多是泥路,甚至不通路,制约了经济发展。蒙达秀一方面引导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解决部分难题,另一方面积极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筹集资金到85万多元建成3条4.2公里村屯道路,解决了2000多群众出行难题。
在蒙达秀和村干部的努力下,平政村去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个,总投资1726万元,目前已完成修建村屯道路、饮水工程、村级图书室等项目13个,完成投资643万元,还有8个项目正在建设。
“富脑袋”,力求长富久富
扶持致富富一时,富了脑袋才长久。为了村民能长富久富,蒙达秀实施了“富脑”计划。去年7月开始,蒙达秀陆续联系县科协、农业、人社等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到村里开展蔬菜种植、特色养殖、经济林种植等培训活动,300多名村民参加了培训。村民杨成勇参加培训后信心大增,去年养殖竹鼠、黑豚200多只,获利1万多元,目前杨成勇已与邻村协商好租地事宜打算扩大养殖规模。
同时,通过开展“双培双带”活动,每片有党员带头,每片有致富增收项目示范点,并由村委定期组织骨干党员、创业意向村民到示范点观摩学习,掌握创业技能,树立致富的信心。
此外,为了让村民接受并运用先进的经营模式,平政村去年引进藤县源林种养合作社在藤新自然村向村民租田发展有机蔬菜种植,聘用村民当帮工,村民不仅有租金收入,每月还能挣到近2000元的工资,目前该自然村约90%的农户到基地务工。今年,蒙达秀与蔬菜基地达成转型意向,从目前的“租田+务工”模式逐步过渡到“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由合作社向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农资等,并负责农产品的回收,扩大项目的带动范围,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全村经济加速发展。
蒙达秀和村干部的努力带来甜蜜的硕果,去年平政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多元。“今年力争人均纯收入再增1000元,赶上全县平均水平。”蒙达秀满怀信心地说。
本报通讯员郑彬昌
新闻推荐
●4月3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关远芳率市旅游、住建、国土等部门负责人,到梧州甜蜜家蜂业公司和梧州市茂圣茶业有限公司专题协调市层面统筹推进的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关远芳要求,各城区、各有关...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