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新闻 岑溪新闻 苍梧新闻 蒙山新闻 藤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梧州市 > 藤县新闻 > 正文

资料图片李燕霞台上演得认真台下亦看得入神脸上的表情

来源:梧州日报 2014-03-02 06:56   https://www.yybnet.net/

资料图片

李燕霞

台上演得认真,台下亦看得入神。脸上的表情全跟着剧情走,悲喜怒惧,全写在脸上。若看到英雄气短,美人垂泪,个个也就跟着提心吊胆,郁郁戚戚;关键时刻侠士出现,仗义而出,情势大变,于是,个个又觉着心花怒放,痛快淋漓

牛歌戏是我们那里的乡戏。在乡村生活单调的乐章里,它是最喜庆与热闹的一章。

要看戏,首先得请戏。而请戏的原因,多半是村里哪户人家有喜事临门了,或是过年过节,村里要好好热闹一番了,就想到请戏了。若是村里集体请的,大家就要凑份子钱。收多少没定论,一般随各家给,哪家实在拿不出钱的拿米也行。收钱的热乎,那凑钱的也高兴,都盼着那戏班子呢。

戏是请得很庄重的,在乡亲们眼里,戏班子师傅的地位是跟学堂里先生的地位一样的,因此,也就请得郑重其事。村子里字写得最好的先生,会在大家的期盼下在一张折成10小折的、约莫三尺长一尺高的大红纸上,恭恭敬敬地用毛笔写下:

兹恭请:

藤县第一牛歌剧团全体剧员于农历八月初十日抵我村演出,上演名剧,为中秋增光助庆。恭候大驾,不胜涕零。

右请

牛歌剧团团长马四先生阁下

濛江镇状塘村全体村民敬请

××年××月××日

这样写出来的请柬被称为全柬,红纸黑字间,把一村人的实诚、期盼、恭敬全写进去了。

写好后,必还要再派一专人送到戏班子负责人手里的,等那送柬人欢天喜地地回来,把戏班子应允的信儿告诉族老后,族老就会叫人燃起一挂小鞭炮告知大家,这事成了!很快村里某个显眼的地方就会贴上一张大大的告示,醒目得很。

这时候,村子里的气氛就有了丝丝的微妙,带上了某种兴奋与躁动。耳耳相告是少不了的,好些人还急着转知外村的亲戚,叮嘱他们一定要过来看戏。那当母亲的,若是出嫁的女儿离村不远,也肯定叮咛着“记得把阿大阿二带过来一起看”。因为是在自己村里请,那村的人跟别村的人聊天时,言语间不自然地就带着几分得意,似乎是他们家里得了什么荣光似的。

如此这般,其它各村也就早早地也收得了信息,激动的情绪像潮水一般在临近各村蔓延,大家都掐着日子算着那时间的到来。

戏棚子通常就搭在村中央的大晒场。开戏那天,母亲早早就做好了晚饭,而我呢,也总是草草吃过,便迫不及待地拿着条凳占位去了。有我这种思想和行动的孩子很多,不光是为自家占位,也有摆了几张条凳,为外村的亲威占位的。母亲通常会迟些才到,她到的时候戏棚子早已搭好了。

很简单的戏台,用几条竹篙,固定成一个四方的框,然后再拉一块大红布幕作横帘,横帘左右两边各挂一条花布直帘作边帏,不知从哪家的屋里接的电线,接着几盏大瓦数的灯泡,挂在布幕中间和两边的竹篙头,明晃晃地照着。布幕前面通常摆一张高脚的四方桌,方桌旁是两张太师椅,这些,合起来就是舞台背景的全部。

还没到开戏的时间,那些演员们正在布幕后面化妆,引得好些孩子在旁边争相挤着看。各村来看戏的人已陆陆续续地来到,里三层外三层地或坐着或站着,聊着天谈着趣单等那戏的开场。一些孩子在晒场上打闹着奔跑,也有一些孩子趁机央到父母给了五分或一毛的散钱,兴奋地往晒场旁的杂货铺跑,去买酸梅粉、小饼干或五香瓜子之类的零食。还有那些好久不相见的母亲姐妹,她们挨着坐着,说着些私己话,又是兴奋,又是难过的样子。总之,整个晒场一片喜庆热闹,大集会似的。

等到八点的时候,戏终于要开场了。只听“铛,铛,铛”三声响锣,那上了妆的戏班团长,英姿挺拔地往台中央一站,拱手作揖,嗓门响亮,“承蒙各位乡亲厚爱,今日到贵地演出,下面我们要演出的第一场剧目是《樊梨花归唐》,敬请欣赏。”剧目报出,下面已是掌声如雷,那聊着天的四处走动的早已歇下了,一双双兴奋的眼睛全投到了台上。

这边团长复回幕后,那边锣声,钹声,小鼓声,早已按着节奏“唧,唧,唧,铛——”地齐齐敲响。但见那头戴凤钗,身着花裙的旦角扭着手花,行着碎步,压着节奏款款而出,按着规矩走圆台一周后,立在戏台中央,拉开腔调便唱起来“话说梨花(佢就)像一朵鲜花(呀)~~练就了一套套(个都)飞刀花枪(啊)~~原只望于归故国将门后(啊)~~骈马齐驱护圣朝~~”,那身姿、脚步和唱腔,一下子就把一众人等吸引住了。

那唱戏的个个都是多面手,通常每场戏上场的演员也就五六个,他们既要当演员也要当乐手,有些人还同时扮演着两个角色。这方唱罢,那边下去,躲在幕后,拿起鼓锤子坐在条凳上“铛铛铛”地就伴起奏来,而原来那敲锣的,早已迈着方步,按着角色,上得场去又拉起了腔调。既演且唱且敲,角色全都转换自如。字正腔圆,一唱三叹,直个唱得婉转悠扬,把剧情演绎得缠绵悱恻,荡气回肠。

一般说来,每晚的戏要演两场,第一场的剧目多是衬景的喜剧或古装剧类,譬如《三拜花堂》、《啼笑因缘》、《靓妹配傻仔》、《穆桂英挂帅》、《薛仁贵征东》等,都是乡亲们的最爱,百看不厌。第二场则多是家庭伦理剧,如《打碗记》、《雷打不孝仔》等,都是些教人讲究孝心和美德的剧目。

台上演得认真,台下亦看得入神。脸上的表情全跟着剧情走,悲喜怒惧,全写在脸上。若看到英雄气短,美人垂泪,个个也就跟着提心吊胆,郁郁戚戚;关键时刻侠士出现,仗义而出,情势大变,于是,个个又觉着心花怒放,痛快淋漓;若是哪一出演到恶婆娘欺负公婆或虐待小孩时,台下观众便又一个个恨得咬牙切齿,甚而就要诅咒起来“这恶婆娘,肯定要挨天收的。”就这样,在戏里,村人了解了很多历史传奇故事,也让年轻后辈媳妇小姑知晓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及母慈子孝之德,我常以为,牛歌戏在乡村的演出,它的实际意义是要比娱乐本身大出很多的。

戏终了,散场了。人们陆陆续续离去。本村的人多争相着请演戏的人到自己家里喝粥饮酒,以作宵夜。外村的人,便也三五一群地在月光和手电筒的微光下,意犹未尽地讨论着刚才的剧情,议论着其中的某个人物,在夜色中渐渐消散。

乡村又复归于宁静。

很多年以后,我常常回忆起儿时的这些情景,并感动于演员和村民们对戏的尊重与认真。特别是那些乡村演员们,平日里,他们都是农民,要伺候土地侍弄庄稼,似乎要算最灰头土脸的人,可是,恰恰是他们,坚持了那些最古老的文化,把艺术从高高的天堂拉到了最真实的人间。他们一旦穿上了戏服,化了妆容,迈着方步,踩着碎步,往台上一站,就立马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完全把自己融到了戏里,王侯将相的英气,千金小姐的娇贵,举手投足间,一板一眼,挥洒自如,全情投入,没有丝毫马虎。他们对艺术的执着与尊重,比时下很多明星艺人多得多。

遗憾的是,如今县里的牛歌剧团已经越来越少了,远比不了当年的繁盛。也有牛歌碟卖,但看起来感觉如隔靴瘙痒,过不了瘾,总没有身临其境的好,也少了那份人声嘈杂的热闹,不免生出几许留恋和惆怅来了。

新闻推荐

月日上午藤县公安局平福派出所民警在向平福初中学生分

4月9日上午,藤县公安局平福派出所民警在向平福初中学生分发宣传资料。当日,该所民警来到平福初中上法制教育课,通过案例分析,就青少年违法犯...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资料图片李燕霞台上演得认真台下亦看得入神脸上的表情)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