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在藤县埌南镇黎寨村,村民使用拖拉机和耕牛犁地种植花生。颜桂海 摄
本报记者 颜桂海
“突、突、突……”这边开拖拉机犁地的隆隆机器声,那边用耕牛翻地的吆喝声此起彼落,农民耕种打破了田间地头的早春宁静。这是2月20日记者在自治区级贫困村藤县埌南镇黎寨村所见的情景。
当日清晨,浓雾笼罩,该村公腩自然村40多户农户家家出动,有的拿着锄头、铁锹,有的担着农家肥,脱鞋挽裤下田平整、分畦、起垄……只见十多台拖拉机活跃于田间,五头耕牛也不甘落后,卖力耕作,现代与传统的耕作方式相映成趣。
村民梁桂标一户几口干起活来很是熟练,他与儿子轮流驾驶拖拉机耕地,其他人用锄头刨开小坑,往坑里放上花生种、堆好土,分工非常默契。
“开春后,黎寨村农民及时播种花生等时令作物,7月底收获后再抢种水稻。目前,公腩、对黎、观塘等七个自然村已种下花生200多亩,今年全村计划种植花生约500亩。”正在田间观察土地墒情的村党总支部书记李房昌告诉记者。他介绍,近年当地农民以及农业专家对黎寨村耕地的观察表明,当地耕地属于砂质土壤,日夜温差大,生产的花生壳薄、肉嫩、油质好,很适合榨油。
明媚春光下,埌南镇各村纷纷抢抓农时耕作。该镇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各村因地制宜,抓好地域特色产业发展,拓宽致富增收之路,全镇14个行政村(社区)计划种植花生超过7000亩。
新闻推荐
●2月29日,市政协副主席李贞梅到藤县天平镇新马村民族英雄袁崇焕故居遗址,就今年“两会”期间无党派人士界别提交的提案《把袁崇焕故里打造为爱国主义和廉政教育基地的建议》进行实地考察。据悉,...
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藤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