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按照与梧州市主城区同城化的目标,全面实施县城“东进、南扩、西延、北拓”战略,坚持“一中心六重点镇”城镇建设框架,城镇化效果显著,城乡融合进程加快。截至2015年底,县城区域规划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0万,达到了小城市规模,滨江生态宜居城市初具雏形。
强基础扩城区
“用上天然气,不仅方便清洁,还省钱。”说到天然气的好处,谢先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2014年10月,藤县县城管道天然气项目开工建设,去年10月首批用户开始使用天然气。
藤县以路网规划推进城镇化建设,随着县内西江水道、贵梧高速、南广铁路、柳梧高速、西江机场等交通网的建成(在建),全县自然村通硬化路达到80%,形成与两广重要节点城市之间的“三小时交通圈”,建成县域主要节点间“一小时交通圈”,带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连续四年实施“城镇建设年”活动,持续不懈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藤州大道、绣江路污水泵站等10多个重大市政项目建设;实施藤州大道至陶瓷园区道路亮化工程;完成藤州文化广场、体育馆广场全面改造,推进挂榜岭公园、滨江公园建设;改造绣江路、西江路、西厚路、津南路,开通东山路;推进胜西村及杉木冲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河东防洪堤、杉花根大桥、污水管网铺设等重大市政项目进展顺利;县城天然气管道建设完成。仅去年,全县44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22.1亿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3%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围绕“东进、西延、南扩、北拓”的城市发展战略,抓好县城的扩容提质,往西抓好田寮新区建设,往南抓好杉花根小区的开发,往北抓好津北新区的建设,往东抓好藤州大道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机交通城和潭东新区的建设,全方位、多渠道拓宽县城发展空间。随着潭东至龙圩道路“二改一”完工,该县按照与梧州市同城化建设要求,把潭东至龙圩一级路两旁的城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聚产业旺人气
每当夜幕降临,无论是陶瓷园商业街,还是县城的河东广场、文体广场、河西防洪堤,到处是霓虹闪烁、人头攒动,一派繁华热闹景象。
藤县按照“以园扩城、以城活园、园城互动、产城融合”的总体目标,以陶瓷园区、钛白园区、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做好县工业集中区商贸小区建设规划,打造人的城镇化。推动城区向园区延伸,促进园区产业支撑城镇发展,提升城镇产业集聚能力。利用县内建成的赤水港码头以及南广高铁藤县站、贵梧高速藤县出口的优势,在潭东新区规划建设仓储物流基地,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在县城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
藤县根据各乡镇不同的文化底蕴、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加快编制各乡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产业突出、错位发展的镇域产业发展格局。太平镇以南蛇塘工业区、安福新区建设为切入点,建设全县的工业重镇、藤北商贸物流中心;濛江镇以河东新区开发为依托,围绕浔江和蒙江河,做好水文章,打造藤县“后花园”;塘步、金鸡、和平等镇以贵梧高速、柳梧高速建设为契机,抢抓大交通格局的改变,实施新一轮城镇开发;其他乡镇以一级开发项目为推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
抓住自治区实施重点镇培育计划和百镇扶持壮大工程的重要机遇,加快太平镇、濛江镇、塘步镇、金鸡镇等六个重点镇的扩权强镇综合改革试点,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培育成为工矿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交通服务型、旅游观光型、自然生态型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创建新型城镇化示范点。各乡镇结合棚户区改造、城乡风貌改造等项目,加快乡镇区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有了较大改善。
本报通讯员郑彬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曾燕) 得益于生态乡村建设,藤县东荣镇大带新村所有农户建了化粪池、沼气池,村里建成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村道硬化率达93%,村庄绿化率达到85%。 “生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藤...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