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端午节后的一个星期天,我带着七岁的孙儿到藤州文化广场玩耍。榕树下,一个卖糍粑的小商贩大声叫喊:卖糯米糍、木薯糍!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大爷闻声都走去买个木薯糍,重新品味一下年轻时吃木薯粥、木薯糍的滋味。有个老伯也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孙儿去买。买回来后小男孩只咬了一口,说不好吃,便丢了,老伯从地下捡起,吹一吹,便自己拿来吃,边吃边说:“哎!这些孩子,这么好吃的糍粑也说不好吃,难为我们小时候吃糠、吃木薯糍粑,那时肚子饿了,多难吃也得吃。现在生活好过多了,却没有人喜欢吃了!”老伯忆苦思甜的一番话,使我想起家乡初种木薯的往事来。
笔者的老家在藤县新庆镇庆旺村,古地名称罗城垌,小时候并没有木薯,饥荒时没米下锅,只能吃糠挨日子。种木薯是日本投降后才兴起来的。记得那时山上种有很多玉桂,连年战乱,桂皮根本没有销路,日本投降后桂皮有销路了,家家户户便剥桂皮挑到市上去卖。1947年春,本村村民卢以堂听说濛江圩桂皮很有市场,便叫我二哥卢延伸一起,帮他把桂皮挑到濛江去卖,果然卖得好价钱,回来时还买了一担干木薯。干木薯用水浸泡一天再放点盐去煲,味道特别好吃。这事很快便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争着剥桂皮,纷纷把桂皮挑到濛江去卖,回来时不但买回干木薯,还买回了木薯种。当时梧州的木柴贩子到罗城垌收购木柴,我二哥便和邻居三人,一起上山砍松林,第一次种起木薯来。
种木薯的技术很简单,先用火烧炼山场,翻起土,用五厘米长的木薯种茎每相隔一米左右插一株,五六月份铲铲草培培根,木薯就能长得很好。那一年秋收后,正是挖木薯的季节,家家户户便纷纷去挖木薯。由于是第一年种木薯,大家都不知道新挖的木薯有毒,刚挖起就像挖红薯、芋头一样用火煨着吃,酿成了大祸。村民九婶因为肚子饿,吃了煨木薯不久便出现中毒,瘫倒在山上,叔婶兄弟们见状,急忙把她背回家抢救。折腾了大半天,到深夜十二点,九婶终于醒过来了,一场虚惊这才烟消云散。
出了木薯中毒事件以后,村里各家各户都知道,挖木薯时一定不能拿生木薯煨来吃。木薯挖回来,要刮干净皮,煲熟后,漂水漂去毒素,才能炒来吃。为了以防万一,有的木薯挖回来,刮干净皮后,还要放到河里浸一个月,才捞回来晒。
种植木薯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此后,村民们吃木薯的花样更多了,有炒的,有煲的,有舂成木薯粉后做成木薯粥、木薯饭、木薯糊的,还有做成木薯糍、木薯糕、木薯粉条的,真是五花八门。村民们依靠种木薯、吃木薯渡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近几年来,村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很少再见到乡亲们种木薯、吃木薯粥和木薯糍的情景了。但回想起饥荒的那段艰难岁月,忆苦思甜之余,会让人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卢延任)
新闻推荐
8月16日,在位于藤县同心镇镇区的展灏珠宝公司唯美宝石加工厂,村民正在加工人工宝石。据介绍,随着梧州人工宝石外贸回暖,该公司加工厂全线投入生产,周边村屯的留守妇女及贫困户到加工厂应聘务工,该公司...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