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安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发挥财政资金保障职能,全力推进产业片区带动贫困户脱贫项目和“三变”改革工作,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入为目标,突出财政资金引导功能,改变以往单纯依靠“输血”脱贫的做法,瞄准“造血”、善做“乘法”,增强扶贫效益。
放大“协同效应”
凝聚攻坚合力
为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让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爱社会协同发力,凝聚强大攻坚合力。
7月份,长安区建立起“政府扶贫资金+现代农业园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运作模式,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2万元,按照每户贫困户10000元标准注入10家现代农业园区,带动18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按照现代农业园区与贫困户签订的协议,2017年至2020年,每户贫困户每年可享受不少于1000元的定额分红。
9月份,长安区又建立了“产业扶贫资金+龙头企业+贫困户”运作模式,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01万元,加快实施产业片区带动贫困户脱贫项目,实现对贫困户的全覆盖。截至目前,参与***、精准脱贫优势企业45家,其中涉农企业34家、非农企业11家,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享受到了定额分红。根据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的协议,2017年至2020年,每户贫困户每年可享受800元—1000元定额分红。让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放大“协同效应”,为贫困户早日脱贫输“血”、活“血”。
发挥“乘数效应”
增强扶贫效益
目前,全区3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长安区在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和技术上给予全力支持,9月底为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注入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万元,通过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实现早日脱贫。为推进“三变”改革,引导各类农村产权公开、公平、有序流转交易,促进农村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和利用,实现贫困村、贫困户早日脱贫,区财政拿出近90万元用于长安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三农”工作服务水平。近日,长安区计划再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44万元,为35个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增资扩容,坚持综合扶贫、持续扶贫,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乘数效应”,增强扶贫效益。
施得梧桐水,引来金凤凰。长安区为产业片区带动贫困户脱贫项目和“三变”改革等持续注入区级财政资金超过3383万元,使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短期内通过产业扶贫获得了定额分红;从长远看,又使贫困户从集体经济的发展中获得收益,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家庭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马斌雨)
新闻推荐
记者从碑林区教育局看到一组这样的数据:135所学校,在校生11万,教职工近9200人。近年来全区教育累计投入25.69亿元。2016年,实施建设项目48个。2017年,实施建设项目65个。组建2个紧凑型大学区,深入...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