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养俊
“创业首先理念必须更新,打破传统才能创造奇迹。”在春蕾果林种苗基地,记者见到正在忙碌的董养俊。他是将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技术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带头人,也是带领当地果农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董养俊是王莽街道后沟村人,他是长安区春蕾果林种苗基地创始人,现任长安区果业协会会长。他管理的春蕾果林种苗基地占地面积270亩,其中优质设施葡萄避雨栽培80亩,果树种苗绿化苗木190亩。
说起自己的创业之路,董养俊说,1989年高中毕业后,他曾下海经商4年,之后还在西安的骡马市步行街做过服装生意。1993年回村创业,在创业的路上一奔跑就是20多年。
董养俊的葡萄园从初步培养到挂果成熟,再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中间也遇到了赔本的挫折,他并没有就此退缩,而是通过冷静思考,重新调整思路,葡萄园越办越好,通过尝试搞无公害葡萄生产,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为了不断提升葡萄品质,董养俊与葡萄技术员通过4年的努力,6次棚形改造,共同研究开发了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技术,将当时还停留在概念上的技术,实践到了实际生产中,最终解决了“着色差、透光不好、棚体抗风雪差”等多种葡萄种植问题。通过新技术的实践与推广,春蕾葡萄园现在所产的葡萄品质高、销路好,并多次获得省、市金奖。“我们的葡萄园的葡萄是15元一斤,我们不求市场,不出这门,几乎都是客户上门来采购。”董养俊说,这里的葡萄都是标准化种植。在标准化果园里,一亩地可以产精品果1500斤左右,非标准化的葡萄树,一亩地产量要远高于标准化种植。“18片叶子留一串葡萄。”董养俊说,标准化种植就是严格按植物生长规律。有高质量就没高产量,这也是为什么标准化种植的葡萄销售价格高于普通种植的葡萄。
在创业的路上,董养俊并没有独自前进,而是将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果农们,带动当地果农共同致富。“做农业要讲良心,你要干这个事,技术需要推广,但绝对不能吹嘘,因为农民都不容易,很辛苦。只有技术完全成熟了才能推广。现在我们的技术只能说基本成熟,还不敢说完全成熟,在这条路上还需要继续前进和探索。”董养俊说。文/图记者刘晓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宇)记者昨日获悉,五一将至,交警长安大队专门制定了旅游季交通安保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大节假日期间道路交通的管控,及时处置交通事故和突发事件。安排专门警力,切实做好西沣路、子午大道...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