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群众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机动车乱停放、出租车管理及营运问题、物业管理问题等比较集中,市民对西安市11月1日起实施的控烟新规关注度高,在投诉公共场所吸烟现象的同时,还对控烟工作提出建议。另外,随着供暖季的到来,部分小区要求尽快接入市政供暖管网。
10月29日至11月4日,热线平台共产生工单31127件,集中在公交线路和站牌设置不合理、缺少交通信号灯及信号灯故障维修不及时、黑车非法运营,以及机动车乱停放、摊贩占道经营、施工围挡长期存在、交通拥堵等问题。例如,市民反映曲江新区北池头二路与芙蓉南路交会处围挡设置不合理,占据整条道路中心,导致交通拥堵(曲江新区管委会已要求施工单位将部分围挡区域恢复原貌)。
噪声污染方面,主要集中在企业和工地夜间生产施工、渣土车高速行驶及路线不合理、机动车市区鸣笛、商业经营场所噪声扰民等。例如,市民反映灞桥区智慧树小区工地夜间施工扰民,高新区丈八四路大量渣土车超速、闪灯、鸣笛,扰民且存在安全隐患等。
供暖方面,主要集中在咨询供暖相关政策,投诉供暖温度不达标、物业费和供暖费捆绑收取、要求小区接入市政供暖管网等。例如,市民反映碑林区信步闲庭小区、未央区曹家庙社区、长安区南山花园小区等要求尽快接入市政供暖管网。
另外,广大市民还很关心控烟问题。主要集中在咨询控烟管理办法相关政策,投诉学校、餐饮店、网吧、彩票店等公共场所吸烟问题,对控烟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如,市民建议设计专用的控烟标识,并提高公共场所控烟标识覆盖率;建议由街道主导,加强控烟宣传工作。
问题处理方面,有几件事处理得不错。
市民反映航天基地茗景园楼下市政施工将电缆挖断导致小区停电,希望尽快恢复供电。航天基地管委会立即联系施工人员抢修受损线缆,凌晨时分损坏电缆全部抢修完毕,受影响的多个小区恢复正常供电。
市民反映碑林区广积德中药馆存在虚假宣传、虚报药材价格等情况。碑林区政府责成区卫计、物价、食药监多部门联合执法,突击检查发现该药馆无医师、无法提供相关医生资质,以及部分药品未明码标价问题。执法人员现场封存剩余药品,要求限期进行整改、规范经营。
也有个别问题逾期未办理。如,市民反映今年9月在雁塔区西万路人行道被撞,交警大队出具责任认定书显示肇事者全责,但肇事者拒不执行交警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且态度恶劣,市民要求公安部门进行处理。市热线办将该工单转派至市公安局后,超期20余天未办理。
市民反映高新区公式河路附近一停车场以东有违建活动板房且存储煤气罐,同时,此处有违规加盖和焚烧垃圾现象,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处理。市热线办将此工单转派至高新区管委会后,超期15天未回复。
首席记者张志杰通讯员刘景雷牛汶婧
相关新闻
不能让娃娃们挨冻
秦华热力向部分学校提前供暖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志杰)最近西安连续阴雨,气温不断下降。11月6日,记者了解到,秦华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已向位于国际港务区和西咸新区的部分学校提前供暖。
获得提前供暖的学校包括西安市陆港第一小学、西工大附小阳光城分校、碧桂园学校等。记者了解到,这些学校大多地处比较空旷地带,温度比市区温度偏低2℃~3℃。考虑到这些学校的学生年纪小、抵抗力差,容易生病,从11月1日开始,秦华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提前向这些学校供暖。目前,这些学校的室内最低温度已经达到18℃。
作为西安市首家完全使用清洁能源的市政集中供热企业,秦华热力已经建设分布式供热中心33座、热交换站46个,在港务区建设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运行控制中心一座。秦华热力采用多种复合能源结构的供热方式,同时,建立了分布式能源站运行,根据每个小区甚至每个用户的不同,满足供热区小区提前供热、灵活调节供热时间和供热温度的需求。
“目前,我们的供热准备工作已经就绪,11月15日正式开始供热。”秦华热力有关工作人员说。
天气预报
天虽转晴但依然冷飕飕
今日西安最低气温1℃
本报讯(记者关颖)今日西安市天气将会转晴,但气温仍然较低,最低温将在1℃,最高温回升至15℃,公众早晚外出要注意保暖。
在还没有供暖的日子里,寒冷的天气让人们有些难以招架。7日是“立冬”节气,西安的空气里也充满了冬天的气息,城区最高气温在8℃左右。未来三日,西安市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早晚寒冷,午后气温有所回升,全天温差较大。具体为,8日白天多云转晴,气温在1℃~15℃;8日晚到9日晴转多云,气温在2℃~16℃;10日多云,气温在5℃~14℃。
立冬后,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足、腹、背、腰、关节等部位要格外注意;饮食方面,应避寒就温,营养以增加热能为主;在锻炼身体时、不宜太过激烈,晨练时间宜迟不宜早,午后还要注意室内适当通风,保持新鲜空气,远离疾病危害。
新闻推荐
昔日七八个人挤一间 如今现代化病房整洁又舒适 西安市胸科医院院长讲述医疗卫生事业30多年的沧桑巨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安市结核病医院的病房现在西安市胸科医院干净整洁的现代化病房“变化真的是太大了!不是某...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