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长安新闻 > 正文

寻找记忆中的乡村生活

来源:西安日报 2019-03-09 05:48   https://www.yybnet.net/

农村改革发展变迁摄影展引出围观群众的乡村记忆。传承人现场表演手工制香技艺。

■记者闫珅

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第二届大西安农民节乡村非遗文化展演区、农村改革发展变迁摄影展、长安特色民俗展等特色活动区域,人气爆棚,丰富的展品吸引了逛会群众的眼球。那些与乡村有关的展品,用不同的乡村生活,引出了围观群众的乡村记忆。

棉絮画

棉花里的乡村生活

提到棉絮,你会联想到什么?棉被、医用棉球或是万亩棉田?在农民节乡村非遗文化展演区,看似不起眼的棉絮,经过染色、画样、剪图、粘贴、组合、点缀、装框和封存等多道工序,借由工艺大师一双巧手,就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棉絮画”。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的作品,让这位实力派工艺大师分分钟成为展区“红人”。她就是张宝兰,是陕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家,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棉絮画制作技艺传承人。

“这是用棉絮做的吗?要练习多久才能做成这样的水平?”“请问收不收徒弟,我们也想学这门技艺。”来自长安区滦镇街道的村民张阿姨等人一起询问,张阿姨告诉记者:“多学一门技艺,平日农闲时在家,还能制作手工增加些收入,况且这些作品实在是太美了,看着心情都能美起来。”

色彩鲜明、形态逼真、制作工艺精细是张宝兰创作的“棉絮画”最大的特点。“棉絮画制作要求我们平时对生活仔细观察,同时,再加上一些艺术创作,把不起眼的棉絮变成动物、花鸟,或是复杂的人物和山水风景。画作还能弥补笔墨达不到的立体浮雕效果。”张宝兰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棉絮画在国内外多次展出,被国外媒体冠以“东方立体画”。2011年,她的棉絮画被列入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次来农民节展出,我特意带了许多乡村生活题材的棉絮画作,希望农民朋友通过画作感受不同的乡村生活。”张宝兰说。

手工制香技艺

燃出秦岭的味道

“香”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长安特色民俗展上,手工艺者一手按压在机器的一头,另一只手捧着柔软如面条般的香丝,现场表演手工制香技艺,引来围观群众。“这是家传的手艺,到我已经是第四代传承人了。”表演制香技艺的姑娘名叫屈维,向记者讲述了长安区引镇天王村的制香技艺发展。

“上世纪70年代,我们家里做的香料名字叫‘卫生香’,香型单一、包装简易,主要满足大家净化空气的需求;到了80年代,燃香的需求量增大了,天王村家家户户开始制香,那时候50多户人家都从事与制香有关的工作。再后来,我爷爷承包了村上的香厂,家里的制香技艺便一代代传了下来。”屈维告诉记者,制香技艺不是很复杂,但原料却非常重要,由于村子就在秦岭脚下,这些中草药制成的原料都源自于秦岭,点燃之后,是来自秦岭的味道,这是特色之一。

“这个云纹状的香牌咋卖呢?可以挂在车里吗?”在现场,区别于传统香丝形状的新品香备受欢迎。一个个精美制作的中国结串联起的香牌,它们可以悬挂在衣柜和车里,十分方便。“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我想要将制香技艺发扬光大,开发适合在居家生活中点燃的香味,适宜悬挂和摆放的香牌、香塔,是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让乡村手工艺获得更多认同。”屈维说。

除了天王村的手工制香技艺,在长安特色民俗展上,有绝活的村子都拿出看家本领参展了:寺坡村的“添碟子”上,一颗颗豆子、瓜子、小米、杏仁等五谷杂粮,镶嵌在模具之上,彰显出丰收的喜悦;长安砲里花灯制作技艺展出了一盏盏色彩艳丽,造型逼真的彩灯,这一盏荷塘月色,那一盏百鸟朝凤,令人望物,见乡愁。

摄影展

在影像中寻找乡土记忆

上世纪70年代,推着架子车,家家户户交公粮是什么场景?80年代,农村赶集又是什么模样?90年代,小麦丰收时人们脸上挂着怎样的笑容?在农民节主会场,农村改革发展变迁摄影展引来乡民围观,寻找记忆中的乡村生活。

“这些画面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事,太有感触了,变化太大了。”来自鄠邑区玉蝉镇的村民李友振看完摄影展,感触颇多。“你看这农具变了,咱也不交公粮了。不像过去,现在集上的东西太多了,丰富得很!日子确实变化大!”

在农村改革发展变迁摄影展现场,墙上挂满了与农民相关的各色摄影作品100幅,这些作品是通过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再进行评选后展出的。展出作品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全面、立体、多角度展示了农村改革变迁和现代农业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展览中还展出了20幅反映长安社会发展的珍贵老照片。

“人们从一幅幅珍贵的影像中,回顾着奋斗的艰辛,在影像中寻找乡土记忆。通过这些珍贵的照片,能够看到农村的伟大变迁和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成果的取得也与勤劳、奋斗的精神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加倍珍惜,立足当前,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长安区文联副主席王江说。

新闻推荐

第二届大西安农民节开幕啦 从视觉盛宴到现代科技 西安的农村也很“炫”

长安唐村村口的孔雀吸引了不少游客记者谢伟摄植保无人机展示记者李安定摄3月8日,在第二届大西安农民节隆重开...

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安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龙抬头 农民福2019-03-08 11:30
猜你喜欢:
评论:(寻找记忆中的乡村生活)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