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处处有文物外地朋友常常会问:“所以西安是随手就能挖个古迹吗?一锄头下去就是文物的那种。”
emmmm,虽然西安是个低调的boy,但实力不允许啊!这不,在有了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大明宫、汉长城遗址、昆明池等等等等之后,近日,西安考古又有了新进展。
5月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公布了湖北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西安占了两席:陕西西安长安区北里王汉代积沙墓和陕西西安南郊焦村墓地。
快跟小布来一探究竟
西安长安区北里王
汉代积沙墓为我国较早出现的砖室墓,造型别致,做工精美,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墓葬时代、墓主信息明确,为研究西汉晚期高等级墓葬的葬制葬俗提供了重要材料。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自2018年6月7日开始对这两座积沙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至2018年11月16日,现场田野发掘工作基本完成。共发掘“甲”字形墓葬2座,出土釉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等各类文物200余件。一号墓位于北侧,由斜坡墓道、甬道、墓室和椁室四部分组成,墓道位于墓葬东部,可分为明挖墓道和券顶墓道两部分,砖椁之下有12层砖砌基础,基础之下至墓底之间还有2.5米积沙,椁室基础直接建于积沙之上。
出土釉陶壶、樽、罐、鼎和铜熏炉、铜盆、原始瓷壶、铜车马器、陶砖雕灯等30余件。砖椁封门东侧椁箱底部出土有墨书砖1件,铭曰“此五十二宜春侯椁馀□(此处无法辨识)”,为该墓墓主人身份的判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二号墓位于M1南侧,由斜坡墓道、长方形墓室和墓道两侧4个耳室组成。墓道内填土为平头小圆夯平层夯筑。墓室竖穴土坑结构,平面近方形。砖椁位于墓室中部,长方形砖券结构,东、西两侧有三层砖封门。砖券亦分为内外两层,由模制楔形砖砌成,内圈变涂朱砂。出土有铁剑、铜镜、玉鼻塞、肛塞、铜钱、剑格、铁棺钉等文物。
专家点评:
本次发掘的两座墓葬规模大、等级高,制造精良,代表了西汉晚期较高的建筑工艺与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墓主人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是研究西汉晚期高等级墓葬葬制葬俗的重要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建议加强对考古发掘区域的保护、展示工作。西安南郊焦村墓地
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航天基地西安鑫苑世家项目(原名鼎润新城)范围内,发掘了2座十六国时期墓葬,(发掘编号为M25、M26)。这两座墓葬规模巨大,尤其是M25墓道长达60米,深度达18米,前、中、后三个墓室,且有壁画,随葬器物较丰富。是关中地区发现的十六国时期最大的墓葬。
M25为长斜坡墓道前、中、后三室土洞墓。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依次由墓道、第一过洞、第一天井、第二过洞、第二天井、第一甬道、前室、第二甬道、中室、第三甬道、后室组成。三个墓室均为长方形土洞结构,墓室角均有生土雕成的柱础和方形角柱,可能为穹窿顶或四角攒尖顶。三个墓室的四壁均有壁画装饰,保存状况较差,可见仪仗图,翼兽图,部分题记。文物保护技术人员现场及时保护并揭取。
发掘共出土文物武士俑、釉陶马、方形釉陶扁壶、银饰、铜钱等68件。其中出土的合欢帽俑、十字髻女俑是关中十六国墓葬中的典型器物。M26在距M25以西32米处,为长斜坡墓道前后室土洞墓。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依次由墓道、第一甬道、前室、侧室、第二甬道、后室组成。出土文物骑马俑、九盘连枝灯、陶罐、帐座、铁镜等12件。
专家点评:
该项目发现的十六国大墓,是目前发现的十六国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相对完整、随葬品较为丰富的陵墓,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西安用实力证明了古都历史的璀璨和浑厚,这里有太多故事等你了解,期待着西安更多的文物发现,带给世界瑰宝的见证。
资料(原标题《国家文物局公布四项重要考古成果,西安占两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旭)本轮降水于昨晚自西向东逐渐结束,今明两天西安市将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气温逐步回升,最高温度将升到24℃...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