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阳丞印
犛丞之印
宜春禁丞
废丘丞印
杜丞之印
○庞任隆文/图
大秦雄风、大秦西安、大秦封泥,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形成的“热名词”,特别是“大秦封泥”最具代表性和唯一性,它们是秦代地理的“指南盘”、是秦代地域的“活字典”。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大量秦封泥在汉长安城遗址出土,一时震动了中国文物考古界和中国书法篆刻界。20多年来,人们关注的热度不断攀升,其科学价值、文字意义和艺术魅力也逐渐显现了出来。
2200年前的秦代,国都就在关中腹地咸阳,以秦内史郡为核心的36个郡、756个县,构成了大秦郡县的宏伟蓝图。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收藏的350多个品种781枚秦封泥中,涉及陕西境内郡县亭里和宫殿苑囿的封泥就有90多个品种100多枚,蕴含大量古代文化密码和信息,成为佐证大秦文明、历史地理和郡县制度特别珍贵的文献资料,其中更有10多枚秦封泥填补了历史地名空白。
值得关注的和大西安及其周边地区有关的秦封泥主要有:“鄷丞”(西安长安)、“杜丞之印”(西安长安)、“安台丞印”(西安长安)、“上林丞印”(西安长安)、“宜春禁丞”(西安长安)、“杜南苑丞”(西安长安)、“戏丞之印”(西安临潼)、“麗山飤官”(西安临潼)、“茝阳丞印”(西安临潼)“高陵丞印”(西安高陵)、“栎阳丞印”“栎阳右工室丞”(西安阎良)、“章台”(西安未央)、“南宫郎中”(西安未央)、“北宫工丞”(西安未央)、“蓝田丞印”(西安蓝田)、“鼎湖苑丞”(西安蓝田)、“咸阳丞印”(咸阳秦都)、“云阳丞印”(咸阳泾阳)、“漆丞之印”(咸阳彬县)、“好畤之印”(咸阳乾县)、“犛丞之印”(杨陵武功)、“美阳丞印”(杨陵武功)、“雍丞之印”(宝鸡凤翔)、“废丘丞印”(西咸新区东马坊)、“上雒丞印”(商洛市孝义古城)、“商丞之印”(商洛市丹凤商城)、“华阳丞印”(商洛洛南)、“翟道丞印”(延安黄陵)、“略阳丞印”(汉中略阳)、“南郑丞印”(汉中南郑)、“旱丞之印”(汉中南郑)、“下邽丞印”(渭南)、“蘋阳丞印”(富平)、“怀德丞印”(大荔)、“临晋丞印”(大荔)、“重泉丞印”(蒲城)、“宁秦丞印”(华阴)、“白水之苑”“白水苑丞”(白水)等。
其中的“废丘丞印”,原址认定在咸阳兴平,但前不久西安修建地铁斩获重要发现,“废丘”故址最终认定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东马坊村的东马坊。这枚秦封泥不仅是引证,更是见证。
秦封泥除珍贵的历史价值、独有的科学价值外,再就是多彩的艺术价值了,其艺术特色可概括为:一是品相:五彩缤纷,玲珑可爱;二是印文:挺拔端庄,纤劲秀丽;三是结构:顾盼多情,妙不可言;四是边栏:多姿多彩,完残互鉴;五是意境:貌古神虚,墨韵弥离。如“美阳丞印”和“犛丞之印”,文字线条挺拔刚劲、蜿蜒劲秀,又不失浑朴沉着,是封泥中的佼佼者。另外,封泥也是秦代社会审美情趣的真实反映。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曾说:“这是秦汉历史、考古学及中国古代职官、地理研究的一次里程碑的极其重大的发现,其中大量的问题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好好消化、研究。”如果说20年为一代的话,我们的工作仅仅是个开始。“上雒丞印”,明证了一座上雒孝义古城;“栎阳丞印”,厘清了秦汉和唐两座栎阳故城;“下邽丞印”说明了地名更替的意义,“废丘丞印”佐证一个遗址的存在,等等。要让每一枚秦封泥说话,让每一枚秦封泥为当代服务,当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静)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已经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为了提高居民...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