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安 今日长安 今日高陵 今日蓝田 今日周至 今日户县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今日长安 > 正文

白庙村的“白庙通”翁中军 探索集体经济带村民走上致富路

来源:西安日报 2019-06-07 05:30   https://www.yybnet.net/

翁中军(右)和扶贫工作队走访贫困户。(记者 李小龙 摄)

■记者李小龙马悦

“咱村去年跟古刘村合了,现在有10个村民小组720户2140人,2018年在册贫困户是14户28人,现在10户已经脱贫,涉贫人口仅剩4户8人……”提起白庙村的情况,没有人比翁中军更熟悉,作为长安区发改委扶贫工作队队员,从2013年来到省定贫困村的白庙村,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6年来翁中军不仅成了“白庙通”,也成了村民的“贴心人”。

打通断头路∶解决出行难

白庙村地处长安区东南角和蓝田县焦岱镇的交界处,偏僻,交通不便。“村里晴天走起来都是土,下雨天更是一脚水、一脚泥。”刚到白庙村,翁中军就遇到了这个棘手的问题,村里基础设施薄弱,出行难、交通不便都是制约村子发展的原因之一。

“当时挨家挨户走访,把村里的路都跑了几遍,哪块的路要修,哪块的路要补,我都记在本子上”,翁中军说:“白庙村地形比较狭长,村民出行都走乡道,道路狭窄车多也不安全,打通村里的断头路,是一件大事。”

有了地形图,还要有算账本。“听到要花不少钱,村里很多人就不愿意了”,几十万的费用成了一道坎,“我当时是第一书记,就自己跑各个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可以说是天天都去,人家都烦了”。翁中军笑着说,虽然缺口很大,但是在区发改委的支持下,基本上解决了资金问题。

产业扶贫∶走出致富路

白庙村地处偏僻,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村民收入都以种植为主,“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村里有钱了,村民才能有稳定的收益”,白庙村党支部书记张西军说,2013年之前,白庙村有大量河滩荒地,要是能把这些地方利用好,就能走出村民致富的新路子。

“我们当时就觉得挖鱼塘养鱼,建大棚种植经济作物,这些都能稳定盈利。”扶贫工作队队员翁中军说,驻村工作队先后多次入户摸底,与魏寨街道、白庙村三委会研究谋划村集体经济中长期计划,最终敲定了建设西安耘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方案。

经过多方努力,村里建起了300亩的鱼塘,并且尝试种植草莓、西瓜等经济作物,全村186户村民入股,14户贫困户也都入了股,每年都能从合作社得到分红。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渔业养殖和垂钓产业基地。

“这几年养鱼的生意不是很好,就租出去了。即便如此,每年也有约五十万的固定租金收益。”翁中军说,合作社的盈利基本能让村民每年分红一千元左右,这也成为了村民的一项固定收入。通过壮大集体经济,人居环境提升改造,白庙村的人气旺了、人心暖了、干劲足了,大家共同致富的步子走得更坚定了。

新闻推荐

创业需要努力与热爱

■三秦学生记者西安市铁一中分校宏志八班雷寓涵伴着初夏的烟雨和凉爽的微风,我们跟随“三秦学生记者”团来到长安区双...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白庙村的“白庙通”翁中军 探索集体经济带村民走上致富路)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