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户县新闻 > 正文

帮扶,把我的心照亮啦! ——西安市未央区“两联一包”工作见闻(上)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6-03-30 20:59   https://www.yybnet.net/

又到了阳春三月,花红柳绿的时节。万物复苏,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近日,记者走访户县蒋村镇和涝店镇,实地查看了4个由未央区帮扶的贫困村,探一探未央的“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究竟进展如何?

进入户县甘峪沟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和谐秀美的新农村画卷——高标准的小康住宅,硬化的干净整洁的道路,成排的太阳能路灯……昔日的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谁能想到,几年前的甘峪沟村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甘峪沟村原本在户县西南的秦岭北麓山上,2001年迁到新的村址,属于移民搬迁村。村子经济条件较差,村民收入低,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迫切,却因基础薄弱、土地受限等问题,一直找不到脱贫的出路。

甘峪沟村村长申健康告诉记者,刚从山上搬下来时,村子基础设施欠缺,连路灯都没有。“到了晚上,村里一片漆黑,在村道上行走,偶尔能听到小孩子在街道上奔跑摔倒的哭声。”远处灯光闪闪的村落与漆黑脚下路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原本就苦于找寻出路的村民愈加“两眼摸黑”。

2012年11月,未央区“两联一包”驻村干部入驻甘峪沟村,首先解决的,就是甘峪沟村的夜间照明问题。说干就干,驻村干部到附近的村进行实地考察,花了4个晚上的时间对附近6个村的路灯进行了观察、比较,本着既要解决村里照明又不能给村里增加负担的原则,通过与5家经营公司咨询,最后确定一家实力较强的太阳能路灯公司,以最便宜的价格、最优质的质量为村里量身定做了16盏太阳能路灯。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甘峪沟新村的夜晚终于被点亮,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路灯把我们的心头也照亮啦!”一位村民高兴地说道,盼了多年的路灯,重新点亮了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

据悉,未央区先后为户县15个贫困村投入村容村貌改善资金200余万元,解决道路硬化、路灯安装配套、村庄绿化、人畜饮水安全等问题,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内部环境。

除基础设施建设援建之外,未央区还针对贫困村的不同特点,帮助贫困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贫困村的自我发展能力。

前两年,在未央宫街道的帮扶支持下,村里确定以葡萄种植、销售为主导产业,成立了“户县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优质葡萄园。有了果品,如何解决销售问题?未央宫街道积极协调,利用微信、微博、报纸等多种平台进行宣传。建设完善葡萄销售网站,逐渐形成线上线下同步的“互联网+”销售模式,让洪庵村的葡萄走出去。

在蒋村镇付家庄村,记者看见村里村外环境整洁,许多村民正在浇铸搭建种植葡萄的水泥架,发展葡萄产业的热情很高。

这个村原来基础设施比较差,道路水渠年久失修,影响发展。通过未央区近年的帮扶,村里新打了4眼机井,1200米的地埋管道让该村1000多亩农田全部用上了地下水灌溉,解决了群众灌溉难的根本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栽培葡萄、猕猴桃、李子等经济作物为主导产业的新型产业模式。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不足2000元,增加到2014年的5600元,基本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任务。

2012年以来,未央区累计为户县15个贫困村投入帮扶资金近690万元,使15个村2807户、11738人真正受益,295户贫困户、1058名贫困人口得到了有效扶持,2015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200元的脱贫标准。

本报记者张艳芳实习记者李天娇

新闻推荐

文明交通志愿者助力“五一”小长假

5月1日,一群身着绿色短袖、臂挂红袖章的年轻人,活跃在户县太平森林公园沿途,有的协助交警指挥疏导、劝导交通秩序,有的制止不文明行车行为,有的进行交通安全宣传。他们就是一群来自社会各界的文明交通...

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帮扶,把我的心照亮啦! ——西安市未央区“两联一包”工作见闻(上))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