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肖持纲文/图
清清的河水,泛着微微的涟漪;沿河的稻田,在秋风中翻着迷人的绿浪;百日红、万寿菊、波斯菊组成的五色花海,将峒峪河两岸装扮得格外妖娆;在稻田里、在花海间劳作的人们,为这秋日里美丽的田园景色,更增添了灵动的韵律。这是记者昨日在蓝田县玉山镇峒峪河景区的河东村看到的动人美丽的山水图。
在脱贫攻坚中,蓝田县玉山镇将建设省级文化旅游名镇与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促进当地村民增收脱贫全面奔小康全面结合,着力打造以该镇河东村为中心的峒峪河景区,促进该景区成为乡村旅游、河道治理、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昨日记者来到峒峪河核心景区的河东村采访时,正好遇到该村的贫困户李哲民在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里排放水。李哲民指着眼前成片的稻田对记者说,为了提高贫困户的收入和发展美丽经济,在镇上和帮扶单位的引导下,村上成立了吸纳所有贫困户参加的圣农种养殖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法,种植水稻、花卉等,装扮峒峪河景区,吸引游客欣赏田园风光。同时利用玉山井宇、“父亲的房屋”等建筑群的知名度,打出“父亲的稻子”的品牌,提高种植水稻的收入。
独自一人生活,今年59岁的李哲民因有腿部残疾,一辈子没有结婚,昔日生活过得很是贫寒。而说到脱贫攻坚以来自己境况发生的可喜的变化,李哲民滔滔不绝:“土地流转出去了每年有稳定的流转费收入;加入了合作社每年有分红收入;平日在合作社劳动还有打工收入;镇上和村上照顾我,让我当了村上的残联专干,每年还有2000多元的补贴收入;原来住的破房子,如今也进行了危房改造,已焕然一新……”
说到变化,正在五色花海里除草和在景区打扫卫生的村民纷纷述说,喜悦不止。如今成为村上和景区的保洁员,每月能在家门口挣1000多元的贫困户李选岐高兴地说:“脱贫攻坚以来,不仅村上贫困户家的情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而且整个村里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也变化明显,河道加固了,垃圾清理了,还设立了专门的管理和保洁员。”李选岐指着远处正在修路和栽电杆的一群人说,“那是正在加宽修缮河堤路和为村上安装太阳能路灯呢!”
据玉山镇相关领导介绍,以河东村为核心的峒峪河景区,已经形成了以井宇建筑群、江水堆、午觉亭及峒峪河景观桥构成的建筑艺术景观区和以“父亲的水稻”、五色花海、滨河公园等为主的大地景观区。而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每到周末和节日,前来“看山、赏水、忆乡愁”的游客络绎不绝。
“镇上和村上正在积极引导我们开办农家乐和发展民宿经济,让美丽乡村变为美丽景区,让美丽景区促进美丽经济,相信村上的未来将会更加红火美好!”正在花海间打工除草,已开始筹备农家乐的村民穆群娃对记者说。
图为河东村峒峪河景区的五色花海美丽迷人。
新闻推荐
9月12日上午,“西安市教育局与西安电信教育信息化***合作”签约仪式举行。西安市教育局副巡视员安广浩与西安电信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淼出席了签约仪式并发表致辞。未来2年,西安电...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