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蓝田新闻 > 正文

蓝峪 穿越古道咽喉 见证山水奇缘

来源:西安晚报 2018-04-08 05:26   https://www.yybnet.net/

王顺山顶风光

蓝桥

悟真寺下院

观音潭瀑布

蓝水栈道孔洞

文/图 周媛

初春时节,天气转暖,秦岭山中冰雪消融,于是驱车前往蓝田县境内的蓝峪。从西安向东,从灞桥收费站上沪陕高速,一路畅通,一个多小时后,到达蓝田县委宣传部,接上宣传部工作人员肖奔和小侯,便向峪口进发了。

蓝峪,秦岭72峪之一,也是蓝田境内最有名的峪口了,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清同治《陕西南山谷口考》记为蓝谷,又名蓝田谷。蓝峪起自蓝田县城东南十公里处的秦岭北麓,终至蓝桥东,全长33公里多一点,中有312国道通过。

史书记载,蓝峪古称清河峪,这与峪内的水系有关。清河是灞河较大的支流之一,发源于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南的武家爬、海拔约1928米处的秦岭主脊东北侧,在秦岭下湾村至杨家湾间的凹处流入蓝田境内。清河沿蓝峪流下,汇入灞河,穿过的峪谷名曰清河峪。由于清河古名蓝水(北宋《长安志》又将清河称为蓝谷水),蓝水从山谷流过,蓝峪之名便流传开来。隋代因在此建悟真寺,蓝峪又名悟真峪。

蓝峪自古就是贯通长安与商洛间的交通要道,在距今10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它是蓝田、蓝桥驿通过牧护关到商洛的一条通道,也是极为艰险的一段路程。

蓝峪是长安穿越秦岭的六大通道之一,古代长安人多是经蓝峪到商洛再沿汉江通往中原和江南,因此蓝峪又名蓝关道。隋唐时期,从中原和江南各地进京赶考、求官、经商的纷纷从此道而过,人流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因此这条道有“商山名利道”之称。直到今天,蓝峪仍是西安至商洛及中原的一条重要通道。

从地形构造上来说,蓝峪是蓝水长期冲刷形成的一个著名峡谷。峪口在普化镇杨斜村,著名的悟真寺、水陆庵就位于这里,因此我们探访峪口的第一站就是悟真寺。

唐皇扩建悟真寺 白居易留下诗篇

车子在蓝小(蓝田—商州区小商塬)公路上奔驰,这条道是蓝峪内的一条主干道,也是从蓝田翻越秦岭到达商州的主要通道。尽管山里气温要比城里低一些,但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公路两边的柳枝发了绿芽,随风摇摆着,有点“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意思。路边还有一排排的榆树,那榆钱也绽满技头,圆圆的嫩叶一嘟噜一嘟噜,十分诱人。古人有“食春”的习俗,而榆钱饭也是主角。

悟真寺的入口就在蓝小公路的边上,建有高大宽阔的门楼。从门楼进去,有一条布满青苔的石阶路通往山上。悟真寺位于蓝峪中的南普陀区,是著名的佛教寺院。寺前立有石碑,记载其为蓝田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隋代所建。

最早知道悟真寺是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游悟真寺诗》中:“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悟真寺初建于隋,唐道宗《续高僧传·终南蓝谷悟真寺释净业传》中记载“开皇中年,高步于蓝田之覆车山,班荆采薇,有终焉之志。诸清信士,敬揖成舟,为筑山房,竭诚奉养,架险乘悬,制通山美,今之悟真寺是也。”“开皇中年”即指隋文帝开皇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净业高僧为悟真寺开山鼻祖。

佛教在唐代十分兴盛,史载,唐高祖李渊曾下旨在悟真寺南修建玉泉寺。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下旨重修悟真寺山北寺院,并令开国名将尉迟敬德监修。此后又在悟真寺西崖修建栈道,从悟真寺上院到达下院玉泉寺长达3000米的路程中,沿途石崖间有石窟佛像,转弯处有佛塔,凌空栈道,如同天路。正如白居易诗中所写“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

悟真寺分上下两院,当天,我们首先到的是悟真寺上院。从陡峭的石台阶攀登上去,古刹坐落于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庙宇宏伟,回廊相连,四顾远望,满目苍翠。山风吹过,激起阵阵松涛回响。“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 白居易通晓生动的描绘,是这座古寺生动的写照。

寻找栈孔遗迹 脚踏蓝关古道

从悟真寺下来,驱车再向峪道中进发。路随山转,大山里的弯道多且急,佛爷腰隧道、黑光崖隧道、石洼子隧道……一个连着一个,隧道不长,里面漆黑一团,称山洞或许更准确。

山气渐渐浓了起来,这里与山外完全是两个世界。除了水流声,没有一丝喧嚣,空气新鲜甜润,山桃花、野樱桃、连翘花,红的、粉的、黄的一大片一大片开得茂盛,急切地报告着春的消息。

正陶醉着,忽闻水声轰响,抬眼看,一挂几十米高的巨瀑从山间飞流直下,飞溅起无数晶莹的水花。这瀑布受到山体巨石的夹持,蓄积了巨大的能量,水流大且猛。我在秦岭峪口采访时见到过不少瀑布,但像这么壮观的还很少见。肖奔说,这是观音潭瀑布,夏天的时候水量更大,有时水都漫到公路上了,一片水汪汪。

车穿行在蓝小公路上,两边的山势渐高,与刚进峪口林木茂密的山体不同,峪口内的山多由巨大的花岗岩构成,造型奇特,突兀的巨石仿佛随时会从天而降,或挡住人的去路,整个山谷寂无人声。公路旁是宽四五丈的河道,从秦岭山中蓝田与商洛交汇处奔流而下的蓝水昼夜流淌着,与山风应和,奏出自然界的神奇交响。蓝水顺着峪道最终流入灞河,水质清澈润甜,滋养着一方百姓。

对这一带情况比较熟悉、全程担当向导的肖奔说,从公路下到河道,能看到千多年前蓝水栈道留下的石孔。于是决定下去看看。从公路到河道有数丈高,地势险要,因为没有路,只能踩着乱石小心翼翼地挪下去。河道里水不深,满目皆是怪石,我们走了很远,终于在河道中的巨石上发现几十个栈道孔,大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分散排列。当年这一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据说这些栈道主要用于军事。由于山石坚硬,孔洞千百年来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形状,石面上还留有横向石槽的痕迹,有些巨石上还有摩崖石刻,只是字迹斑驳,辨认不清。岁月侵袭,当年栈道上的木桩、木板早已腐朽,毫无踪迹了。

从河道攀上公路,我们顺着深幽的峪道继续前行,没过几分钟,转过一个弯,眼前猛地豁然开朗:只见公路上树起两座飞檐翘角的门柱,这就是蓝关门阙。旁边是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蓝关古道(蓝桥河谷段),时代(战国—清代),蓝田县人民政府公布”等文字。

走蓝峪到这里,已经离开普化镇到达蓝桥镇的地界了,并且踏上了蓝关古道的咽喉。蓝关古道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的大驰道之一,北起咸阳,南极荆楚。在蓝田境内沿灞河川道东上,经县城南七里火烧寨村上峣山,登七盘道,经乱石岔、蟒蛇湾、鸡头岭、风门子、六郎关、下十二筝坡到古蓝桥,再由蓝桥经新店子、牧护关入商洛,出武关到达秦岭东南各地,这就是蓝关古道的全程路线。仅听沿途的地名,就可知这条古道的险峻难行,而古蓝桥连通秦岭南北的意义也显而易见。蓝关门阙所在地,就是蓝关古道在蓝田境内的尽头了,也是蓝田通向商洛的必经之地。

史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次出巡,两次经过这里,走的是最为险峻的一段路。2000多年间,作为连接关中与东南的唯一交通要道,兵家必争的第一要塞,这条古道上曾走过迁徙奔波的流民百姓,回荡金戈铁马的呐喊厮杀、响起商贾驼队的喘息吆喝、传来文人墨客的激情吟诵……

当年韩愈被贬潮州,离开长安过蓝桥驿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其中“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千古名句,映照出落难诗人的满腔悲愤和对前途命运的担忧。诗人司空曙《登秦岭》曰:“南登秦岭头,回首始堪忧。汗阙青门远,商山蓝水流。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从此思乡泪,双垂不复收。”诗人离别故乡长安时的悲凉之情跃然纸上。而白居易和杜甫也在这里发出“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的悠远绝唱。

碧天洞里闻道祖 古蓝桥上听奇闻

往前行,河道变得开阔起来,地势平缓,从秦岭峪谷中奔流出的蓝水到达这里后也放慢了速度,缓缓地流淌着。顺着河往东再行一公里,河面上出现一座石拱小桥,据说这就是古蓝桥的所在,后世几经重修。

河道的北面是属于秦岭山系的王顺山,南面是蓝桥山,也叫成仙岭,远远望去,山上松树满坡,青翠茂密。

蓝田籍学者、西北大学教授费秉勋先生曾在这里求学,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这座山上有唐代就传得很神奇的仙窟,往稍东的山上细看,松树丛中闪着白色的石崖,就是仙窟的洞口,韩愈的侄孙子韩湘子就在这洞里修行,这仙窟叫碧天洞。”

既然来了,那就到碧天洞看一看。

碧天洞又称湘子洞,建在半山腰上,是一座很出名的道观。进得山门,刘崇懿道长已在等候,并安排一位潘道士带我们上山。顺着陡峭的石头路攀登上去,不到十分钟,已是汗流浃背了,一路上不断遇到远道而来的香客。潘道士介绍说,明天这里过古会,因此人比平时多。据介绍,碧天洞最早源于先秦,是吕不韦问道之处。吕不韦主政后,碧天洞作为皇家韬略之地,地位尊崇,各级官员、学士蜂拥而至,所谓“终南捷径”,最早出处就在于此。至唐朝,八仙之一韩湘子在此修道成仙,遗《蓝关宝卷》与后人,从而自成一派。韩祖头骨数块供奉于洞内,故碧天洞又称湘子洞,是全国唯一存有神仙灵骨的祖师庙。

一行人上得山来,又攀上几级台阶,方进洞中,刚站定,便有一股阴凉之气袭来。此洞不大,亦不高,里面有八仙的彩色塑像,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洞的后面有扇小门,门上有锁,从门的空隙处看过去,发现后面还有山洞。据说碧天洞叫前洞,辋川的锡水洞叫后洞,两个洞相隔几十里却是相通的。洞中有一引水管和一口大缸,潘道士说他们饮用的就是山泉水,水质非常好。

从碧天洞下来,没走几步就到了小桥边。桥头有雕梁画栋的仿古门楼,上书“古蓝桥”三个大字。两旁有对联:“叠境环绕层林绘染沽酒烹茶说湘子,白云漫卷清风徐来枕书抚琴念尾生”。

蓝桥自古被看作是爱情圣地,“蓝桥相会”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最有名的有三个故事。一个是“尾生抱柱”。说古时有一对相恋的男女,男的叫尾生,女的叫玉莲。一次他们相约在蓝桥桥头会面,玉莲因为家里阻挠无法前往,尾生在桥下等到半夜。这时突降大雨,山洪暴发,蓝水猛涨,痴情的尾生还是死死抱住桥柱不愿离去,被汹涌的洪水冲走。大雨过后,玉莲拼死来到桥边,只见尾生的衣服挂在桥边不见人,她也扑进滔滔河水中。直到现在,古蓝桥的桥墩遗址还在,旁边一块大石上刻有“抱柱处”三个大字。在“抱柱处”不远,还有一处石刻,上书“拾玉臼杵处”,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位赶考的青年男子裴航,为向女子云英求婚,在此得玉臼杵并捣药百日,治好了云英母亲的病,两人历尽艰辛终于喜结良缘。著名的戏剧《蓝桥相会》等都是依据这些故事改编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朝诗人崔护的这首《题都城南庄》可以说在关中家喻户晓,对这首爱情诗的发生地我一直认为是在长安,蓝田当地人却说发生在古蓝桥,并以现存的一块“桃花碥”为证:说是南方书生崔护当年到长安城赶考时,是通过商州牧护关到的蓝田地界,在离蓝桥驿不远的一茅舍借水时遇到心上人。两人的爱情故事后来还被改编为碗碗腔《桃园借水》,广为流传。

王顺山上望峰峦  野竹坪里访愚公

过了桥就是蓝桥镇政府。因为第二天当地要过古会,在镇政府跟前的蓝桥街村,村民及商贩们已沿河搭起棚子,经营当地小吃油糕、饸饹、凉皮、麻花、馓子,以及各种土特产、日用品的摊位一个挨一个,街上人流熙攘,煞是热闹。中午在街上吃过饭,我们便向王顺山进发了。

开车不到十分钟就到了王顺山脚下。王顺山原名玉山(著名的蓝田玉即产于此),是蓝峪和流峪的界山,此山名气颇大,有“天下第一孝山”之称。传说当地人王顺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临终之际,放心不下王顺,就让儿子把她埋在山顶,她要看着儿子平安生活。母亲去世后,王顺从山下担土葬母,孝行感天动地,这也是王顺山山名的由来。白居易有诗云“昔有王氏子,羽化升上玄”,说的就是王顺担土葬母,后来羽化成仙的故事。

春天的王顺山生机勃勃,满山遍野的树木发出新芽,梨花、桃花、迎春花也悄悄开放了。王顺山植被丰富,最有名的就是白皮松了,曾移植北京颐和园、中南海,并东渡日本。我们顺着石阶路上去,只见沿途分列着介绍24孝故事的石雕,人物造型生动朴实。也许因为不是周末,山里游人不多,显得空灵幽静。20分钟后,就看到一座孝子祠,相传王顺当年和母亲就生活在此。

“天下名山此独奇,望中风景画中诗”,这是明朝诗人刘玑对王顺山风光的描绘。乘坐索道从空中俯瞰,奇峰耸立,清潭点点,高大的林木遮天蔽日,摩崖石刻依稀可见,王顺山的风姿尽收眼底。

我们下了索道,又攀上一个陡峭的高台,就是峰岭观景台了。站在这里,极目四顾,重峦叠嶂,云雾环抱,在海拔已近2000米的高处,可谓“一览众山小”了。从侧峰下来一行游人,说再往上走一个小时,可以看到王顺山一大宝——千年杜鹃树。

蓝峪从峪口的普化镇杨斜村一直延续到蓝桥镇北沟村,经过两个镇,这些村镇里也有很多故事。在山顶,肖奔指着南边隐约可见的深沟说,那里就是野竹坪村,值得一去。

于是从王顺山下来,车沿着蓝桥到野竹坪的简易盘山公路,一头扎进深山沟里。上原下坡,七拐八转,20分钟后到了野竹坪。1990年以前,这个村一直没有一条通向山外的路,层层大山,犹如一道道围墙,把野竹坪与外界隔离开来,就在山外的人已开始奔小康时,这儿的人们还在为温饱发愁。因为没有路,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则顺口溜:“野竹坪一大怪,买回猪娃怀里揣;要卖肥猪四人抬,人受罪来猪自在。”从1990年起,村党支 部书记徐余章带领全村老少,一镢头一镢头挖山不止,吃干馍,喝泉水,四处筹钱,攻坚克难,誓死修通山路。历时5年,全长11华里的蓝桥乡至野竹坪第二村民小组的盘山路终于修通了,徐余章被世人誉为“当代愚公”。

野竹坪是一个宁静的小山村,野竹河从村中流过。在村中我们碰到村会计,他介绍说现在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养蜂、采药、种核桃板栗,年轻人多在外打工,以后村里还想发展乡村旅游。徐余章书记虽已离开人世,但村中建起的“当代愚公纪念馆”,依然传扬着他拼搏奋进的精神。

从野竹坪下来,车又进了蓝桥街村,一打听,这里竟是著名的“蓝桥暴动”所在地。当年蓝桥街村因地理位置特殊,被军阀刘汉三长期占守,发展反动武装。1930年9月,中共地下党人与蓝桥农民自发组织的“红枪会”联合发动农民暴动,消灭刘汉三营部,占驻了蓝桥街村,从而巩固了红色政权,蓝桥也因此成为重要的革命老区。

车走在蓝峪里,简直就像在画卷里穿行,这里的山水、历史、文化、典故、传说、诗词是那么丰厚有趣,难怪在费秉勋先生的记忆中,这里就是“仙境一样的地方”。我们最后回到峪口悟真寺下院也就是著名的水陆庵时,暮色已经降临。告别陪着我们奔波采访一天的肖奔,心里仍觉得意犹未尽。

新闻推荐

蓝田县成功举办“青田石对话蓝田玉战略合作论坛”

阳光讯(记者刘金)3月25日,蓝田县委、蓝田县政府主办的“青田石对话蓝田玉战略合作论坛”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蓝田县县长任涛,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孙烨,中国工艺美术大...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蓝峪 穿越古道咽喉 见证山水奇缘)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