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外”,小伙是个理发师。
舞台上俊美的扮相。
本报记者 赵常丽 实习生 杨亦舒
11月28日晚8点,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戏迷大叫板”赛场上,秦腔名流荟萃,专业选手云集。谁也没有想到经过层层选拔激烈角逐,最终荣获周冠军的年轻小伙子名叫李涛。他是来自长武县巨家镇强村贫苦家庭的农家娃,这是他继今年咸阳电视台《百姓戏苑》第29期擂台赛周冠军后获得的又一殊荣。他倔强帅气却男扮女装,充满调皮、婉丽和柔情的花旦演技,令许多秦腔名家和观众赞叹不已!
为看戏误功课挨过无数次狠批棍打
27岁的李涛10岁时父亲在一场车祸中身亡,留下他和幼小的妹妹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幼年丧母。为了让孩子少受苦,35岁的她独自挑起家中重担,不分昼夜地干农活打零工,一心只想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谁料儿子偏偏不喜欢读书,而且经常因为看戏上学迟到或忘记写作业。为此,班主任生气地批评:“你这娃一听见锣锣鼓鼓就坐不住了,天生就不是个上学的料,还不如早点回家干活去。”可是,李涛的表演天赋却让音乐老师惊叹,师生们一致认为他模仿能力强,在文艺表演中说相声、演丑角、扮花旦,惟妙惟肖、搞笑感人。
面对整天沉迷耍怪出丑的儿子,母亲感到十分丢人。她终日以泪洗面,在丧夫之痛中更觉得自己命太苦。初中毕业考试期间,让母亲更伤心的事发生了:李涛私自报考填写的志愿均为某某艺校戏校之类,之后竟然没等成绩出来就偷偷跑到离家60多里以外的马成寺村去看秦腔戏。当母亲四处寻找领其回家时,他突然倔强地说自己不再上学了,已经跟剧团说好了,可以随时下乡演出,其间就是帮帮忙当个配角小丑演员。
听了这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母亲一气之下就提起棍棒狠狠抽打起没出息的儿子。他却哭喊着一再表示:“别打了!打死我也不读书了,讨饭流浪我也要去唱戏当演员。”无奈的母亲哭着骂着,一边撕毁儿子在校获得的所有表演荣誉奖证,一边用棍棒将他赶出家门。在此之前,他就因为爱看戏逃学误功课,而不知挨过母亲多少次打骂。
天生爱表演走上舞台展才艺
被母亲赶出家门的那一天,李涛身无分文,一路哭着跑着发誓不再回家,满肚的委屈不知向谁诉说。迷迷糊糊地,他一路哭哭停停不知不觉沿着山路跑到了彬县县城,这时天色已晚又下起了雷雨。他饿着肚子在一家已经关门的饭店门口蜷缩着等待雨过天亮。在恐怖的电闪雷鸣中,他想起了善良又热爱秦腔的舅母,似乎只有她最理解最喜欢自己。这时,他很想回到舅母身边。
他想起舅母对自己和妹妹以及母亲多年来的关爱帮助;他想起父亲生前的音容相貌;想起母亲为了自己和妹妹上学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在砖窑里干苦活,在农田里扛麻袋的情景;他想起家境贫寒别人讥笑自己不务正业。想着想着,15岁的他突然觉得自己也太辜负父母的期望了。雨渐渐小了,恍恍惚惚中他想着既然母亲不支持自己唱戏,那就先去西安打工挣些钱再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以后天塌下来也不能向母亲伸手要钱了。
好不容易挨到天亮饭店开门,他给老板讲述了自己的事情和想法,在饭店打了几天工挣了点路费就乘车来到西安。第一次离家出远门,在车水马龙中来回穿梭,李涛感到城市很新奇、很迷人。他风餐露宿,四处颠簸询问,10天后终于来到了西安戏曲研究院的大门口。他很想进去看个究竟,谁知因为衣衫褴褛被门卫阻挡在外。他不得不选择在戏曲研究院附近的一家饭店打工,因为这样不仅能解决温饱问题,还能偶然看到出入戏曲研究院的一些演员,目的就是过一把戏瘾。果真有一对热爱艺术的夫妇经常带着龙凤胎来自己打工的饭店吃饭,得知李涛的身世和兴趣后,经常给他指点迷津并时时送来衣物、礼物表示关爱。
类似这样关心他的爱心艺人举不胜举。李涛说,这些年独自在外闯荡,蹬过三轮车、卖过蔬菜、清运过大粪垃圾,在工地背过沙子,出的苦力、受的委屈让母亲难以想象,但是处处都能感受到爱心友情和温暖帮助,尤其一听到秦腔他什么都忘了。李涛唱着秦腔打工干活浑身都是劲,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苦、叫累,干完体力活后,闲暇时间就去大街、公园或小巷看人家表演秦腔,看着看着就情不自禁地给观众表演一段花旦,引来大家一阵阵掌声,他就更迷恋秦腔了。为了提高技艺,他省吃俭用购买秦腔艺术方面的书籍、道具和碟片、磁带,夜深人静时就边看资料边琢磨人物动作唱腔,一举一动一腔一句,几乎都是自己业余时间独自反复演练出来的。
听说咸阳的秦腔迷比西安还多,1999年初李涛又来到咸阳,一边打工一边唱戏。为了让母亲不再担忧牵挂,5年后他在亲友的帮助下开起了理发店。心灵手巧的他很快吸引了一批回头客,近几年他既是理发师又是群众喜欢的花旦演员。大街小巷的自乐班里,经常有他的身影。同时,他常常随着剧团到宁夏、甘肃等地为群众义演。他最拿手的是表演旦角中的小花旦,并以《拾玉镯》、《看女》、《玉堂春》和《杀狗劝妻》等剧目闻名圈内外,所到之处掌声不断。尤其是喜欢他的小粉丝总会情不自禁地在台下喝彩:帅哥哥李涛,男扮女装真棒!
生活中的李涛乐观向上,为人随和热情,还喜欢烹饪和手工编织,许多亲友家里都有他亲手制作的工艺品。他还经常解囊帮助沿街乞讨的妇幼老人。只要闲下来,他就经常回家看望母亲并解决家里实际困难,为此母亲感到非常欣慰,并且越来越理解儿子的选择。继父对儿子更是赞不绝口,经常逢人就夸李涛很懂事、很孝顺。
站在梦寐以求的大舞台上,李涛显得阳光帅气、大方得体。当鲜花和喝彩不断簇拥而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因为这一荣誉的背后,浸满了他倔强奋斗的泪水和辛酸,他说他要衷心地感谢所有关爱帮助过自己的人。面对记者的采访,李涛自豪地说:“我要再接再厉,为年冠军再PK一把,让秦腔伴我一生,在舞台展示我的才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桂冠永远属于锲而不舍的人,祝李涛早日圆梦。
采访感言
李涛自幼丧父,历尽生活磨难,为了学戏和母亲闹翻后独自在城市闯荡。他从未接受过艺校专业学习培训却敢叫板大舞台,多年以后不但拥有了自己谋生的理发店,而且一步一步实现艺术之梦。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类似李涛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特长因为各种理由得不到发挥甚至半路夭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面对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就业压力,但愿所有老师和家长,都能因材施教善于引导,给有某些特长的孩子创造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因为兴趣是求知学艺的真正老师,只有热爱才是自我进取的最好动力。诸多事实证明,拥有围墙的学府不是成功的唯一通道。(D)(6)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殷常兴实习记者冯旋)看到同事将钱装入包内,顿时财迷心窍,偷到手后立即潜逃,没想到事发几日便被缉拿归案。而作案的这两个年轻人竟都是美发店新招的学徒,进店还不到一个月。11月21日,在新兴南...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