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杨老师的生命因肝硬化等多种疾病而终止在了她人生七十岁的途中,而这中间,有十四年,她一直在顽强地和病魔作着斗争,陪伴在她身边不离不弃并实实在在延长着杨老师生命的,是她的爱人、同样也是教师的赵老师。
两位老师虽然没有直接给我带过课,但是,他们依然是我敬重的老师。
杨老师叫杨鸿,赵老师叫赵光普。在泾阳县,提起他们,很多人都知道。杨老师在教学中独创的“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现在依然为人称道;赵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以及他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使得很多学生对他们念念不忘。赵老师后来曾经当过县上的领导,但我发现,无论是在校时调皮捣蛋的学生,还是走上社会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弟子,他们对赵老师、杨老师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逢年过节,总有络绎不绝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望老师。尽管老师早已经离开教学岗位,也离开了官场,而那些学生也已经在各个岗位独当一面,但是几乎同时,他们都会想到这么一对夫妻老师。我想,除了老师的学养,风范,他们给学生的熏陶和影响外,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这么持久。而他们为人师表的风范,他们所受学生的爱戴,从杨老师去世以后络绎不绝自发前往吊唁的人群里,从数以百计前往告别仪式现场送杨老师最后一程的车辆中,人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杨老师的儿子杨西安说,他的母亲生前活在很多人的爱戴中,死后享受着无数人的哀荣。
但我这里要说的,是赵老师。
自从杨老师患病后,赵老师就一直陪伴在侧,十多年来,无论是住院治疗,还是在家,他一直都是那样的认真和一丝不苟。用赵老师的话说,杨老师住院,除了儿科以外,几乎所有的科都住遍了。医院发过很多次的病危通知,但杨老师都在赵老师的精心照料之下一次又一次地挺了过来。为了杨老师的病,赵老师订了专门的医学杂志,他还学会了上网查找有关治疗信息,在这过程中,他绝对表现出了一个老师、一个深深爱着妻子的丈夫的精细和认真,什么时间该吃药,什么时间该打针,什么时间该抽取胸腔的积液,每次抽取多少……他都几乎一秒不差地进行着,并且严格地记录着。那厚厚的纪录,凝结着他对妻子无限的爱恋。也许是久病成医,十多年来一直精心照顾杨老师的赵老师,在这个病的治疗上,完全可以和医院的专家级教授对话,甚至他掌握的信息,比很多医生还要丰富,他的一些观点,竟然真的说服和改变了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也真的延长了杨老师的生命。
病床上的杨老师深深地感动于丈夫十多年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但是她已经很难再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激。有一年快过年的时候,她瞒着自己的丈夫,要大儿子西安替她去给丈夫做一个精致的牌匾,上书“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八个大字,落款是:献给我的爱人。在赵老师生日的那天,她在病床上颤颤巍巍地用双手向自己的丈夫献上了用红布包裹着的那块匾。一对携手走过数十年的教师伉俪,用他们各自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相濡以沫,什么是不离不弃,什么是责任与担当。
得知杨老师去世的消息,我去看望赵老师,赵老师痛切地说:所有器官都衰竭了,没有办法了。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红了,泪水盈眶,看得人无不鼻酸眼热。送别杨老师的那天,依照当地的风俗,赵老师是可以不去的,可他坚持要去,他要在最后再送自己的爱人一程。数百人的吊唁队伍将吊唁大厅挤得满满当当,可是外面还是有很多人。七十多岁的赵老师一直站在那里,流着泪,那场景让很多人忍不住失声痛哭……
这样两个受人尊敬的老师,又何尝不是夫妻恩爱的典范?已经到了天国的杨老师应该是幸福的,她得到了那么多学生的爱,受到了那么多人的敬重,尤其是,她在病床上得到了来自丈夫十多年来那样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我相信,在过去,赵老师给很多学生传授过知识,也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今天,赵老师用他的行动,又一次给所有的人上了一课,那就是,什么叫做深沉的爱,什么叫做深沉的感情。(E)①
新闻推荐
“西咸一体化”已成定局。但在这两座即将融为一体的城市中,笔者却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在西安,出租车很少有拒载和乱拼座现象,可在咸阳,这种现象却随处可见。因此,应引起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