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选煤工李蓉自学成为一名检察官的执著历程

来源:咸阳日报 2010-03-06 14:5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鹏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普通的奋斗者最能体会到这句话背后的真意。

——摘自李蓉日记

“选煤工”、“检察官”,这两个名词之间的联系可能有许多种,在咸阳大地上有一位女性,用十五年的自学之路将这二者联结在了一起。她就是旬邑县人民检察院女检察官——李蓉。

在2010年“三八”节到来之际,李蓉又将自己的自学之路向前延伸了一大步,她在西北政法大学的学位研究生报到册上庄严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李蓉说,生命需要的是尊严,十五年来,她一直苦苦追寻着这两个字。

十五年前,她在心中埋下了一颗自学的种子

十五年过去了,李蓉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更没有想到会成为一名检察官,然而这毕竟已是事实。追寻这一事实成就过程,还得从十五年前的一天晚上说起。

李蓉于1972年出生在咸阳市三原县,1984年随父母迁居铜川矿区生活。高中毕业后,李蓉考上了当时热得不得了的技校。一晃两年过去,毕业时却傻眼了——煤矿效益下滑,技校生很难分配。这一年是1995年,李蓉第一次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

秋季时,她南下西安,一边在小饭店打工,一边兼职推销白酒。快过年的一天,由于连日劳累,李蓉病倒了,身上热一阵、冷一阵,酸软无力。但她舍不得花钱买药,想攒下来过年回家给父母买些东西。即使这样,她仍支撑着去饭店干活,因为一旦休息就意味着要被老板炒掉。那天下班后,李蓉又辗转于大大小小的酒店、批发市场去卖酒,遭受着老板们的白眼和被人拒绝的尴尬。李蓉记得很清,那晚卖酒完后,她找酒厂厂长结算工钱,厂长以买酒的第三方还没有与他结算为由拒绝付工钱,李蓉苦苦哀求,最后厂长看她实在可怜,给了二十块钱,手握20元钱,李蓉心如刀割。

那晚往回走时,已是深夜,天下着大雪,她由于发烧,头疼得厉害,腿软得迈出每一步都要停顿一下。路过一家饭店时,望着从餐厅里透露出来的热气,还有那些喧闹的人们,她想起了自己,不觉中眼里蓄满泪水,她真想大哭一场,在这飞舞着雪花的夜里,在这陌生的城市街头。

在这一刻,李蓉的大脑里第一次跳出了“尊严”二字,她强压着内心的翻腾,萌发出了自学法律,使自己强大起来的念头。这一夜后,李蓉开始了边打工边参加法律自考的奋斗之路。

十一次英语考试后,她拿到了学士学位

迟来的工作没有让李蓉惊喜起来,反而更坚定了她对生命尊严的追求。

那是1996年下半年的事,那一年,铜川矿务局对以前的技校毕业生进行了分配,李蓉被分到陈家山矿选运区工作,具体工作就是对传送带刚送上井的煤进行手工分拣,这是一项既劳累又单调的工作。这段经历在李蓉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清楚地记得:“每次面对传送带,大脑中都会升起自己老来时的生活场景。”有次上夜班时,李蓉因为过度劳累,摔倒在皮带上,皮带转动着,她想站起来,却怎么也站不起来,当时多亏一位工友反应快,使劲拉住了她,要是稍微慢一点,就会掉进煤仓,连命都会搭上。还有一次,下班时李蓉从铁架子的楼梯往下走,一不小心,从架子上摔了下去,疼得她半天坐不起来。喝水的瓶子摔破了,吃剩的半个馒头扔在了一边,望着这一切,她突然想笑,但怎么也笑不出来,眼泪竟哗哗地流了下来。

一次次苦难经历,使李蓉更加坚定了自学念头。工作间隙,别人聊天,李蓉独自躲在一边学习。晚上回到宿舍,别人休息,她则挑灯夜战。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2001年,李蓉追寻到了人生的第一个梦,她如愿拿到了自考专科文凭。手捧文凭,本想第二年参加司法考试,可是一打听,这时的准考门槛已经提高,本科文凭才能考A证,追梦的生活一下子又陷入了迷茫。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年底,李蓉与丈夫因为矿上经济效益继续下滑而双双下岗。一个大雪天,李蓉与丈夫一起南下,到西安开始了打工生活。丈夫当保安,她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

一段时间后,生活稍显平稳,李蓉的思维又活跃起来,她不相信命运还会再来愚弄自己,2002年开始,她又开始向自考本科文凭发起了进攻。由于这一段时间在律师事务所工作,接触的法律知识多了,考试也就稍微容易了点。她一边代理案子,一边复习考试,到2004年时,已完成了除英语以外的所有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

英语不过关,文凭难到手,这个拦路虎对她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高中毕业后,已有十年多没接触过英语,以前知道的那点知识早都忘光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她边学边考,时时刻刻将英语单词挂在嘴上,有时说梦话都念叨着英文。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蓉终于在第十一次考试中顺利通过。2005年领回本科毕业证的那一天,本是一个高兴的日子,但李蓉怎么也笑不出来。

第二年,李蓉如愿参加了全国司法考试,没有达到全国通过线,但由于她户籍在铜川,享受放宽待遇,拿到了法律资格C证。李蓉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律师生活。

为了自己的小家庭,她选择了检察官的道路

律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靠案件代理费生活,有案件则有收入,无案件就只能吃老本。当时丈夫收入很低,所以,全家生活极不稳定。30多岁的她又想要一个小孩,“要是因生小孩,停上个一年半载,家庭就很难运转”,李蓉再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

“压力是什么?就如一个弹性容器,外部挤压,出口太少,从而产生内部力量。这些出口就是人生对生活的选择,选择少,生活的压力就大,选择多,压力自然就变小。”2006年时,李蓉这样思考着自己的生活。这一年,全省检察系统招考公务员,李蓉从报纸上得到了这一信息,她的心热了,想着做律师时见到的检察官形象,她想试一试。“热点岗位”她没敢想,拿出地图寻找离铜川近的地方,一眼就盯上了旬邑县——检察院招3名人员。

笔试、面试一路下来,李蓉这一次成了幸运儿——一切顺利。2007年,李蓉接到了报到通知,在有生从未去过的旬邑县穿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检察官制服。

在旬邑县检察院上班,拿一个法律资格C证本来可以完全满足,但李蓉不这样想。她说,人生如爬山,登这山时,就应该为登那山做准备。2008年,李蓉又一次向有着“天下第一考”之称的司法考试发起挑战。

白天办案,晚上复习。“夜里看书时,连腿上的蚊子都顾不上打,叮得多了,就没有了知觉。”回忆那段挑战经历,李蓉的脸上总是绽放着微微的笑意,能看得出,如今的她在时刻仔细地品味着已经拥有的生命尊严。那年11月份,成绩出来了,李蓉的成绩高出全国分数线23分,顺利拿到了法律资格A证,她成为了一名铁打铁的合格法律工作者。

“人活着就要不断地追求和奋斗,只有这样,才会得到更大的生命尊严。”2010年,李蓉又顺利考取了西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她人生新的一页又一次开启……(B)⑤

新闻推荐

首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面会 1.3万名求职者找“婆”家

招聘会上应聘者人山人海。本报讯(记者李桦)3月6日,首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供需见面会,在市渭阳西路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大厅三楼拉开帷幕。当天,23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创业岗位4100余个,吸引了近1.3万名...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选煤工李蓉自学成为一名检察官的执著历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