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女执意让记者代她将300元钱捐给灾区 本报记者 沈广睿 张睿 摄(D)(4)
本报讯(记者 毋佳欣)虽然每月只有600元的工资,但左腿残疾的李瑞女还是费尽周折找到报社,执意要为灾区捐出300元钱。4月21日,李瑞女的朴实举动让在场的每一位记者感动。
昨日中午快下班时,本报门卫师傅领来一位特殊的客人,说因为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为灾区捐款,几经周折找到了咸阳日报社。见到记者后,她吃力地从衣服里边的口袋掏出皱皱巴巴的300元钱,交到记者手中,叮嘱一定要代她捐给青海玉树受灾的同胞后,转身便要离开。
记者几经挽留,终于从这位起初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客人口中得知,她叫李瑞女,今年51岁,是周至农村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左腿落下严重残疾。在咸阳市陈老户寨附近一家养老院当护工已经有5年时间了,每月600元钱工资。她说,从电视上看到玉树地震的消息,看到那些失去亲人和家园的人们,难过得几天几夜都睡不着觉,询问了周围的人,都不知道该把钱往哪儿捐,急得她嘴角都起了个大泡。最后,有人建议她把钱送到民政部门或新闻媒体。
昨日早,李瑞女专门向养老院请了假,花了10元钱从陈老户寨坐摩的到市内,找了几家部门都说不接受捐款后,又辗转找到了报社。当记者劝她少捐一些时,她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非常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一月600元钱工资,在养老院吃住都不花钱,现在大女儿和二女儿刚刚在西安找到了打工的单位,儿子今年也上大学了,家里负担轻多了,在农村花销也不大,有能力捐出一点让灾区人早点好起来。”最后,她还是坚持捐出了300元钱。
看着瘦弱的李瑞女一瘸一拐艰难走出办公室,记者实在不忍心让她再坐摩的奔波,用采访车把她送回了单位。(D)(4)
新闻推荐
打着“列车乘务员定点培训基地”招牌的咸阳希望职业技术学校,承诺定向培训,全部安置。在学生没有毕业之前,以用工方需要“培训费”为由收取学生4000元,而安置时却是地铁安检员。学生要求重新安置,又收...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