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当地群众在缅怀季羡林先生。
4月5日,广州火葬场内前来拜祭的人摩肩接踵。当日是清明节“正清日”,广州火葬场迎来拜祭先人的人流高峰。 (新华社稿)(D)(5)
四川灾民祭奠地震遇难者
刘岗均早早起了床,坐在床边,用袖口反复擦拭着儿子的照片,一双宽大粗糙的手轻柔地抚摸着照片中儿子的脸颊。4月5日这天,他要去给在地震中遇难的儿子扫墓。
儿子的墓地在一个高坡上。刘岗均的假肢在平地上已经运用自如了,但爬坡还是很艰难,妻子忙着去搀扶他,但他执意挣脱了妻子的手。“我自己能行,我要让儿子看见他老爸的身体和以前一样好。”
“儿子,爸妈来看你了。”刘岗均坐在儿子的墓前,和地下的儿子聊起了现在的生活。
4月5日是清明节,四川地震灾区的民众像刘岗均一样,以不同方式祭奠在两年前的大地震中遇难的人们。
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到破坏最严重的北川老县城,几天前就已经向当地民众开放,以方便地震遇难者的亲属进入老县城遗址凭吊祭拜。
沿着进入老县城的道路,祭奠的人们三五成群,对着废墟的方向,在地上插起香烛,焚烧纸钱,神情凝重。
道路的两边就是过去老县城的建筑物,现在已经是一片废墟。道路与建筑物之间的护栏上,系满了白色的小纸花。地上插着许多已经燃尽的香烛,旁边摆着一捧捧菊花,看得出前两天很多人已经来这里祭扫过。
韩小琳和丈夫一起来到一处废墟前,祭奠长埋于此处的舅舅。
她说,地震发生时,舅舅所在的建筑被整体滑坡的山石掩埋,每次老县城开禁,她都会进来给舅舅烧纸。(新华社稿)(D)(5)
季羡林骨灰归葬故里
4月5日清明节,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骨灰归葬故里——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位于临清当地的季羡林纪念馆也于同日正式对外开放。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1911年8月,他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在京辞世。季羡林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作颇多,著作等身;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
季羡林生前曾深情描述2001年回乡为父母扫墓时的心情,表达归葬故里的心愿:“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今生最后一次来给您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您的身旁!”根据他的遗愿,今年清明节期间季羡林之子季承携家人奉父母亲骨灰从北京回到山东老家,4月5日10时许将骨灰安葬在季羡林憩园父母墓边。季承说:“山东老家这方水土养育了父亲。作为一名离乡游子,父亲一直深深挂念家乡人民。愿父亲在此安息。”
同日,修葺一新的季羡林故居和占地面积3341平方米的季羡林先生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展示了季羡林100多幅珍贵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其中“童年时代”等部分展示出季羡林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新华社稿)(D)(5)
南京市民买一份面包,献一份爱心
南京市雨花功德园5日举行面包义卖活动,前来扫墓的市民踊跃购买这些由失智人士制作的面包,把对先人的“小爱”化为对失智和孤儿等特殊人群的“大爱”。
记者在雨花功德园的义卖现场看到,很多前来扫墓的市民在购买鲜花、祭品时,都会买一份面包,献一份爱心。5日上午,南京市民刘女士给过世的母亲扫墓,在义卖现场,她给3岁的女儿买了两份面包,并让女儿亲手把10元钱投进了善款箱。“我的母亲是个乐善好施的人,参与义卖一方面是纪念她,另一方面也是从小培养女儿的慈善意识。”
“买一片面包,做一次功德”活动组织者之一、南京慈善义工阮歆逸告诉记者,这些面包都是南京爱德面包坊的失智人士亲手制作的,每份卖5元。义卖活动开始一个多小时,就卖出了100多份面包。“清明前夕,我们已经进行了5次面包义卖活动,一共筹得善款近5000元,将全部捐给南京福利院的孤儿们。”(新华社稿)(D)(5)
西安清明节成“行孝节”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在今年的西安却演变成了一个倡导孝行的“行孝节”。记者在西安采访发现,清明节期间,西安到处可见尊老行孝的行为。
清明节期间,西安市各大酒楼生意都十分兴隆,提前订席的人特别多。记者随机调查发现,其中大多数是儿女给老人过寿准备的。
一位名叫王俊仁的西安市民告诉记者,他的母亲今年90岁了,生养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现在儿女生活都非常幸福,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一切都源于老母亲的培养和教育。饮水思源,清明节虽然传统上是扫墓、祭祀祖先的节日,但是孝顺健在的父母比慎终追远的扫墓更为重要。
王俊仁说,今年清明节期间,他为老母亲准备了盛大的寿筵,计划把老母亲所有的后代都聚集在一起,为老人祝寿,以表达子女应有的一份孝道。
把清明节视为“行孝节”的人在西安还有很多。在西安市不少公园里,记者随处可以看到不少市民陪伴着自己的父母在踏青、赏春。
今年37岁的西安市民李克俭对记者说:“清明节原本就体现了中国人的孝行,只是概念比较窄,只针对死去的长辈和亲人。现实生活中,更重要的是对健在父母孝顺,这对父母来说才是最期待的。清明节理应成为儿女对父母感恩的‘行孝节\’。”(新华社稿)(D)(5)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常丽)一位聋哑女在公交车上盗走乘客现金,被发现后逃跑。谁知东躲西藏还换了服饰,依然被民警擒获。4月5日,失主郭女士热线感谢秦都公安局钓台派出所民警景世柯只身为她挽回了损失。3月31...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