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毋佳欣 实习记者 马元聪
网友黑森林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一核、一轴、三辐射”,将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方向。所谓“一核”,是指区域内“五级城镇体系”中的“核心城市”,也就是西安、咸阳一体化后的都市地位。这个大都市将是整个经济区的核心,对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具有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毫无疑问,一旦这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成功,将带动关中城镇群快速崛起,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极”。
西咸城市特质成就历史必然
黑森林认为,把西安、咸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母体”,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无论西安还是咸阳,都有承载这一历史使命的“特质”。这种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蜚声中外的名气。西安在历史上,就曾是中国最大的都市,汉长安和唐长安,都曾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与开罗、雅典、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历时1100余年,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尤其是唐长安城,是隋唐洛阳城的1.8倍,元大都的1.7倍,明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达的6.2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也是现在西安城面积的9.7倍,其规模和繁华程度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只是后来,西安渐渐淡出了世界的视野,成为一个普通的内陆城市,这让多少西部人心有不甘。可以说,古代的灿烂与现代的渴望,反倒给了西安重现汉唐辉煌的巨大冲动,而这正是其他城市无以超越的“先天”条件。
其二,得天独厚的英气。《旧唐书·地理志》说:“京师,故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咸阳从秦惠文王以后不断向南扩展,刘邦夺得天下建都长安,在都城选址上汉承秦制。从更深远的历史渊源看,关中、天水一线,也曾是中国第一个统一帝国的发祥之地。现在确定的经济区,所辖行政区域的面积近乎8万平方公里,并可直接辐射陕南汉中、安康,陕北延安、榆林,甘肃平凉、庆阳以及陇南地区,这是“地脉”;从“人脉”上看,关中地区每1万人当中拥有大学生285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6人,每1万人当中拥有科技人员60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人,真乃人杰地灵、英气逼人。
其三,凌厉发展的锐气。西安的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科研基地,拥有量相对较多,是西部地区商贸、旅游、金融以及现代物流的中心,又是西部交通、信息的枢纽,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现在的西安,全球500强企业的十分之一已在此投资落户。此外,西安还有航空基地,可以满足大型运输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等主干产业的发展。西安的航天基地,也能成为航天运载动力产业集群、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集群孵化培育的载体。
奉献力量做宏大《规划》的建设者
黑森林认为,这些得天独厚的人文背景和发展壮大的历史机遇,给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基本条件,只要抓住机遇不松劲,不懈怠,不说空话,踏实肯干,宏伟的目标就能实现。到那时,作为我国西部三个重点区域之一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一定会以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展示历史文化的至高性、科技教育的领先性、产业构成的高端性、所处地域的战略性。而现代关中、科技关中、人文关中、生态关中、开放关中,也将不再是概念上的炒作。
黑森林说,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绝非海市蜃楼,就在不远的10年之后,它将巍然挺立在中国西部。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要奉献了自己的辛劳,在西部崛起的浩大工程中沁入自己的汗水,我们就可以自豪地告诉子孙:我们曾是宏大《规划》的建设者! (D)(3)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惠民)4月12日,甘肃省正宁县惠民康复医院院长贾某某在无驾驶证的情况下,私自驾驶救护车在福银高速路上行驶,走到彬县东收费站附近时还逆行,当交警查问时,他谎称送病人。后经交警调查,贾某某...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