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记者 马元聪 实习生 刘小溪
吃好早餐,关乎市民身心健康。制作早餐的原料质量如何,则是“吃好”早餐的关键。对此,“晨之味”更是一丝不苟,几乎对每种原料都有着苛刻的要求。
原料:均来自知名品牌
“为放心早餐提供原料和产品的供应商,必须是国家A级企业或者省内的知名品牌。”胡刚厂长说。他介绍,在原料采购上,严格遵守索证、溯源的制度,以避免食品在加工和运输中的不良因素,而且产品出厂前都会化验,并留样封存。
“比如,大肉是采用西安、杨凌两家公司的一等肉品;面粉是省内知名品牌;蔬菜来源于咸阳市周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而且对于蔬菜,他们要求供货方每两个星期提供一次农药残留检验报告;豆类基本来自东北地区,特别是大豆,专门采购的是豆浆专用豆,东北4A级品牌,豆香浓郁。”胡刚厂长说。
生产:所有工序精心操作
胡刚厂长告诉记者,生产车间每天的工作时间从下午1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按照保质期的不同来安排制作食品的顺序。在炎热的夏季,豆浆容易变质,因此每天放心早餐最后生产的是豆浆。首先是对面点、粥品所需材料的粗加工,如择菜、洗菜、拌馅、和面等;其次是粥品熬制。
在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车间分为面点车间、粥品车间、豆制品车间和包装车间。面点车间里,“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制作包子、花卷等面食早餐。醒发区、和面区、拌馅区、腌制区、制作区、冷藏区等划分详细。“面点采用发酵房发酵,与传统的相比,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护酵母,抑制杂菌繁衍,提高面点的安全度。”胡刚厂长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这里的面点食品从和面、压面,切割、拌馅、制作几乎都是机器操作,除了如酸菜包、香菇包等个别品种的包子用手包外,其余品种由机器完成,以尽可能减少人为接触,提高卫生标准。
蒸制过程采取生进熟出,分两道门出入,这样避免食品的交叉感染。蒸箱为密闭空间,瞬间温度可达到120摄氏度,蒸制12-15分钟即可。
走进粥品车间,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埋头拣豆、淘米,为了保证豆粒干净,工作人员都是一把一把人工挑拣。“熬粥的温度始终控制在120摄氏度,开放式恒温熬制,熬粥用的原料都是提前按比例称量好。粥品熬好进行灌装封口后,立即放入冰水急速冷却,最后进入冷藏室。”胡刚厂长介绍说。
豆制品车间里,一个真空的塑料管将黄豆吸到高处的泡豆设备中。泡好的豆子会进入洗豆机里,然后经过一个筛选平台,将有残缺的豆子筛选掉。“豆浆的磨制都是定量的,用设备严格控制,固定的豆桶对应固定的水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豆浆的浓度。对于熬制豆浆要求非常高,豆浆烧开后必须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而且要在95摄氏度下保持20分钟才行。”胡刚厂长说,“整个生产车间使用的水,都是净化后的优质饮用水。为了保证水质,我们投资了30多万元专门购置了水处理设备。”
夜晚10时,忙碌着的“晨之味”才稍显安静,加工好的食品等待次日清晨送往市内各销售点。这个时段,打扫厂房、擦洗机械设备后,员工还要开启紫外线灯进行杀菌。“对于食品的加工原料我们尽量做到零库存,这样才能保证到市民手中的总是最新鲜的。”胡刚厂长这样解释道。(D)(3)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波海被称为中国古代高速公路的“秦直道”,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修筑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也是世界公路工程奇迹之一。据史料记载,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把疆域划分为三十六郡。为抵御匈奴入...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