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榆林豆腐如何闯天下

来源:榆林日报 2010-10-31 13:0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张富强

●榆林豆腐名气多大

康熙帝食后留佳句 豆腐宴是“中国名宴”

继定边马铃薯、子洲黄芪、府谷海红果、清涧红枣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成功后,日前榆林豆腐和横山羊肉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作为榆林市久负盛名的特色产品,榆林豆腐在4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集历史、人文内涵于一体,成为榆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究竟对榆林豆腐今后的发展将会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这一标志又能否真正成为榆林豆腐走出陕北,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通行证”?

大到全国各地。

●为啥申报地理标志

冒牌榆林豆腐频现李鬼坏了李逵名声

地理标志产品是一个国家地理、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结晶,是优良品质的代表。它保护包括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和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它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按规定必须使用专用标志,这不但为产品产自特定地域,而且为产品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政府担保,使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具有了其它产品无法比拟的声誉和身价,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对企业来说,加贴地理标志不仅意味着产品知名度的提升,经济效益也会随之水涨船高,为消费者放心购买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榆林豆腐作为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地方特产,填补了榆阳区没有地理标志产品的空白!”申报小组副组长、榆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榆阳分局局长刘崇涛手里那份厚厚的申报材料汇编,足以证明申报工作并非易事。据他介绍,从2009年6月开始,榆阳区就成立了“榆林豆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领导小组”。

有人说,榆林豆腐好,首先是因为水好。在榆林老城区内,有一股水源叫桃花水,也叫普惠泉,这股闻名遐迩的泉水经检测色度为零、硬度为3—6度的优质矿泉水,用此泉水酿出的豆腐集豆香浓郁、鲜嫩绵软、皮细膘灵、柔韧细滑、营养丰富为一体。

“所以申报产地范围是榆阳区榆阳镇,这一区域也是榆林豆腐的主产地。”刘崇涛认为,申报地理标志首先可以保护榆林豆腐400年来形成的美誉,可在无形中维护和扩大榆林豆腐的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放心豆腐。同时,作为优质地方特产,榆林豆腐经过炕晒、脱皮、浸豆、磨浆、过滤、煮浆、点浆、压制8道严格的工序加工而成。再加之,优质桃花水和酸浆点豆腐的独特工艺,榆林豆腐已成为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食品。除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和营养价值外,榆林豆腐还具有8个明显的特点:黄、活、利、细、绵、嫩、韧、虚。

人怕出名猪怕壮。近年来,榆林周边市、县以及西安、银川等地已有不少假冒榆林豆腐的产品出现,这些以次充好的豆腐极大损害了榆林豆腐的

品牌和声誉。申请和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可以净化榆林豆腐市场,规范生产和经营行为,保护好榆林豆腐这一品牌。

●怎用好标志成关键

想使用的需先申请具体办法在起草中

“申请成功后,关键看如何用好这一专用标志。”榆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榆阳分局副局长张航曾全程参与榆林第一个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子洲黄芪的申报,这次参与申报榆林豆腐,可谓行家里手。在他看来,申报地理标志的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而怎样将品牌优势转化成经济效益,才是今后榆林豆腐发展的关键。

张航以子洲黄芪为例,申报前,子洲黄芪知名度很小,申报地理标志后,以子洲黄芪为代表的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的份额迅速增加,黄芪已成为全国价格的“晴雨表”,市场知名度大大提高,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客商。

“榆林豆腐作为食品,因其质保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子洲黄芪、清涧红枣一样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榆林豆腐发展软肋。

“短期内可能效果不会太明显,但从长远来看,榆林豆腐大有可为。”在张航心目中,榆林豆腐申请地理标志保护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后世。榆阳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榆林豆腐产业发展,已明确提出要建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符合绿色标准要求的榆林豆腐生产基地。而质监榆阳分局也早在2008年就制定了《榆林豆腐生产技术规范》,这也为榆林豆腐申请地理标志保护提供了技术依据。

目前,《榆林豆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正在起草当中,预计年底可出台。初步的意见是,使用范围必须是榆阳区榆阳镇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不符合要求的不允许使用榆林豆腐名称和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榆林豆腐地理标志产品标志,必须经申请,初审合格后,注册登记后方可使用。

“榆林豆腐发展到今天,已不再仅仅是一道美味佳肴,而是一种厚厚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如何利用地理标志保护把这一历史文化品牌弘扬发展是我们的责任。”豆腐生产商郑党臣说,榆林豆腐要做大做强需所有榆林人的爱护和扶持才行,必须出现几个龙头企业走出去,才能真正形成品牌。F②

在榆林老城区二完小背后,有一条长长的巷子叫豆腐巷,据说在明清时期,这里豆腐作坊林立而得名,可见榆林豆腐的历史与历史文化名城榆林一样悠久。

说起与榆林豆腐有关的历史,要数与两位帝王最有名。据说在明正德年间,榆林豆腐就以贡品进献朝廷,明武宗朱厚照品尝后十分满意,赞叹京城的豆腐不及榆林豆腐鲜美,从此,榆林豆腐名满京师。清朝康熙帝西征葛尔丹途经榆林,吃了当地名厨专门为他烹制的地方菜——菠菜烩豆腐后,大为满意,御笔写下“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十字以示褒奖。

据《榆林市志》记载:“民国年间,榆林城有豆腐作坊30多家”,古人也有诗称颂“桃花泉水淌满街,榆林豆腐味道香。”新中国成立后,榆林豆腐曾多次作为地方名优产品参加展览和招待外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榆林豆腐有了实质性突破,产量达到5400多吨,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多次获奖,榆林“豆腐宴”2000年在淮南举办的全国首届菜肴大赛中荣获铜奖,在2002年第12届厨师节举办的全国宴席比赛中被授予“中国名宴”称号。

现在,以榆林豆腐为原料制作的豆腐宴、素鲍鱼、素狮子头等一系列美味佳肴成为榆林人招待外地贵宾必点之菜,而带几盒榆林豆腐去外地走亲访友更成为榆林人融入健康生活方式的时尚和骄傲。

先进的自动化真空包装设备让榆林豆腐走出陕北,

走向全国。 张富强摄

●榆林豆腐产业现状

小作坊“称霸”市场企业艰难“打天下”

10月28日早上,王师傅和妻子正在步行街上自家的豆腐作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不大的房子里,雾气腾腾,磨豆子的机器呜呜作响,案板上放着一整块热气腾腾刚压好的豆腐,一刀划拉开来,黄里透白、水灵灵的让人看着就嘴馋。已经做了28年豆腐的王师傅一天能卖400多斤豆腐,周围居民和饭馆是消费主力。要是赶上快过年,做多少就能卖多少,言下之意,腊月是豆腐行业生意最好的时节,根本不愁销路。

“什么地理标志,不晓得!”

王师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觉得只要做好自己的豆腐,生意好就行。

像王师傅这样的豆腐作坊在榆林城区有60多家,几乎占据了榆林豆腐的全部市场份额。相对来说,上规模、有实力的豆腐生产企业却屈指可数,诸如郡王公司、天泽公司、水点豆腐等,但这些公司都处于艰难“打天下”的境地。

代表榆林豆腐在北京接受专家组评鉴、有QS认证的“塞上一品”豆腐坚持用传统手工酸浆水点制工艺,杜绝卤水、石膏和其他防腐剂,使其产品保持了正宗榆林豆腐的品质与口感。“旺季一天生产5000多斤,淡季2000斤左右。”其生产企业天泽公司负责人郑党臣介绍。

“榆林豆腐要想推向外地市场,质保技术是关键。”郑党臣说,为了改变榆林豆腐保质期短,无法长途运输等不利因素,他们利用先进的自动化真

空包装设备,实现了“塞上一品”榆林豆腐储存、运输的最关键技术难题。现在,包装好的成品豆腐在常温下可以保质4—5天,在冷藏条件下可储存半个月以上。“塞上一品”目前已经走出榆林,在西安、延安等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如今,他们又开发生产出了多种口味的豆腐干,延长了榆林豆腐的产业链,预计年底就能上市。

“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短缺”郑党臣坦言,要是有足够的资金,榆林豆腐就可在各地建立储藏冷库,运输用冷藏车,那时,榆林豆腐这一品牌就可做

新闻推荐

西安一社区现“楼挤挤” 两楼间距仅1米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西安瑞华苑小区两栋居民楼之间的距离仅1米左右,严重违反规定标准。11月5日9时3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当时西安市区阳光普照,但在高14层的三号楼的遮挡下,瑞华苑小区院内由于无法透进阳...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榆林豆腐如何闯天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