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超过600万的昆明,正在遭遇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血荒,以至于出现了住院等待手术的病人要自己打电话,甚至出院去联系血源这样的情况。(10月27日《羊城晚报》)
每年冬季都是献血的“淡季”,但遭遇如此严重的血荒,还是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从依靠“陌生人社会”的公益献血,退回到“熟人社会”的患者自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无独有偶,就在昆明出现血荒的同时,其他一些城市的血液供应也拉响了警报。我国实施无偿献血至今已有12年,但从各地频频告急的血荒来看,一个足以满足社会需求的稳定献
血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被称为“旁观者效应”,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如果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从某种意义上讲,频频出现的血荒,就是“旁观者效应”困局。很多人并非没有爱心,冷酷无情,他们在遇到车祸等需要用血的个体事件面前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但面对常规献血,公民意识和责任感被稀释,产生一种“我不去献,也有别人去献血”的集体无意识。
正如白岩松所言,“我们要被迫地感谢一下血荒”,从长远的眼光看,如此严重的血荒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可以引发整个社会的反思,从打破“旁观者效应”着手,进一步完善献血机制。采取更多的鼓励性措施,加大对献血行为的回报力度。只有当我们每个人摒弃旁观者心态,真正把自己当做这个爱心社会的一分子,血荒才不会重演。 据《西安晚报》
新闻推荐
西部机场集团旅客吞吐量日前突破2000万人次,而作为其下属的12个机场之一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800万人次。作为全国第二大跨省区运作的大型机场集团,西部机场集团首次迎来了年度第...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