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普法”还是“违法” 王景曙

来源:咸阳日报 2010-11-11 13:42   https://www.yybnet.net/

陕西安康市汉滨区委、区政府召开公开处理大会,17名阻挠重点工程建设的村民被刑事拘留。汉滨区称此举“起到了很好的普法宣传作用”。

事情起因不去具体涉及了,要害之处在于,即便涉案村民具备足够的证据处以刑拘,警车开来履行带人手续就是了,开大会搞什么“公开刑拘”,这不仅“画蛇添足”,而且引火烧身,把自己也套进去了。“刑拘”与“公开刑拘”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依法,后者是违法(更谈不上普法),这几乎是个肤浅的法律常识,而汉滨区要么对此浑然不知,要么就是丢丑之后又拙劣遮羞。

身为违法主体,把自己的荒唐行为强说成是“普法”,堪称雷语家族又添新词,我们可以难耐讥笑,汉滨区却是板着正经面孔,引“经”据“典”。一份通篇官腔浓厚、调子高到天上的“情况通报”,出自一百个违法行事的基层政府,怕是都会八九不离十地这般雷同。几天前曝出万载县委书记陈晓平“一罚二拘三劳教”的上访处置论,也有令我们耳熟的相似注解,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力震慑,以儆效尤”。陈书记的政策水平看来欠点火候,他没能搬出“普法教育”这个更冠冕堂皇的法宝。

处突能力考量基层公权的法治操守与行政智慧,动辄诉诸武力既是懒政,也是暴政,长久隐患必然远大于一时“速效”,把暴力十足的“震慑”当成所谓“普法”,实在无异于幻觉。我们留意到,“普法”这个挡箭牌汉滨区用得似乎底气并不很足,把“公开刑拘”称为“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措施”,这句话才是别有用心。双重“非常”措辞,埋下意味深长的伏笔:为了打击犯罪,我们或许已经突破了法律底线,但请你们理解,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非常”之举。

这些年,从强令小偷上电视做检讨,到将妓女牵绳游街,“公拘”丑戏频频上演,法无授权之下形形色色的“游街示众”,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滥权,它让我们看到了另类正在泛滥中的“违法强拆”或“违法征用”,拆除的是公民“权利建筑”,征用的是公民“名誉财产”。对包括汉滨区在内的这些基层政府进行普法教育,不仅是法制建设的应有之义,更是当务之急。(C)③

新闻推荐

像小鸟一样飞来,像雄鹰一样飞去 ——彩虹学校30年庆典速写

本报记者王永杰11月10日上午,彩虹俱乐部。气球、横幅、如潮的人流,把这里装扮得像节日一样热闹,整个俱乐部大厅,座无虚席,老师们满脸笑容迎接着远方的来宾,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庆贺着母校的生日。教育...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普法”还是“违法” 王景曙)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