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谋划创业体 做大经济体 形成聚集体咸阳青年打出经济发展“青春牌”

来源:咸阳日报 2011-01-27 00:2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阎晋

“我是利用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把土地从农民手里集中起来,建成了60亩地的一分田都市农场体验园,500多份菜园被西安、咸阳的城里人订购一空。还解决了一百二十名农村青年劳动力就业。”

“你把网上的种菜游戏在黄土地上变成了现实,是创意更是创业,团的工作只有紧贴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新才有生机和活力。小伙子,干得好!”

深秋的关中平原,硕果累累,一片丰收景象。在渭城区司魏村青年农民司雄飞创办的一分田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园里,团市委书记郭立志和这位年轻的村团支部书记交谈甚欢。

青年是新增就业的主体,新增就业问题主要是青年问题。如何从实现青年普遍性的、带有共性的利益诉求入手,履行共青团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权益的职能?在古城咸阳,共青团咸阳市委以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为切入点,按照“就业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增收”的思路,以扶持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技能培训和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破解青年就业创业缺技术、缺岗位、缺资金三大难题,让各级团组织成为推动创业的发动机,凝聚青年的吸铁石。

咸阳地处关中平原“白菜心”,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肇始之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青年或求学在外,或纷纷外出打工,仅有少部分青年留在家乡。团咸阳市委在有序组织开展青年外出务工“展翅工程”,积极开展“希望学子--爱心与你同行——救助贫困大学生”两大品牌活动的同时,对农村留守青年的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在广大的关中农村,几千年传承的农耕文明正在消退,新的工业文明尚未完全形成,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时间之窗”。团市委发现,在没有外出打工的青年中,基本上是两种人群,一种是当地青年中的能人,他们在家乡或者办企业、办饭馆,或者兴办各种养殖种植体,但由于缺资金、缺人才、缺劳动力等原因,大多只是小打小闹;一种是或者父母有病、或者家里太穷、或者地多负担重、或者个人身体原因等不能外出打工。这两种人群构成了当下农村青年的主体。

传统的团组织工作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巨变的要求,如何让团组织有所作为,如何让青年奋发有为?团咸阳市委创造性地提出了帮助青年能人谋划创业体,做大经济体,形成青年聚集体,在聚集体上建立新的团组织,通过帮助青年创业就业,提高团组织在新形势下的覆盖率,提升团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工作思路。

青年创业,最缺的是资金。团咸阳市委积极争取市银监局支持,以“咸阳市扶持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亿元项目”为抓手,破解青年创业资金难题。自去年实施以来,已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放贷款2.93亿元,使7431名创业青年受益。彬县团县委设立了1000万元的“青年创业担保基金”,由团委负责按照1:5的比例提供担保,先后为北极镇龙门村36户青年农民发放贷款108万元发展养殖,使全村生猪存栏突破1000头。厦门大学毕业生郑铎等4名大学生拿到申请的40万元创业项目贷款,激动地说:“拄着这扶持的第一根拐杖,上路的步子就走稳咧。”在乡亲们眼里,乾县27岁的大学毕业生葛鹏辉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大学毕业在重庆找了一份工作。然而,“好好的城里不呆”,2006年,他却辞职回村里尝试养猪,随着第一次创业失败,葛鹏辉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了解情况的团县委,及时沟通帮扶,协同进行市场考察。2008年6月,筹集了近6万元,葛鹏辉在自家果园里盖起野鸡养殖场。如今,“野鸡养殖大王”葛鹏辉在十里八乡远近闻名,他养殖的野鸡成了客商的抢手货。一说起这些,他就说:“没有团组织的扶持引路,就不会有咱发展的春天。”

满足青年就业创业,离不开技能培训。团咸阳市委以“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为总揽,着力实施农村青年“领头雁”培训工程,大力组织开展农村青年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和进城务工青年“订单式”培训,仅去年已举办农村青年技能培训班127期,培训青年8602人次,定向培训输出务工青年3500多名。青年企业家陈康劳是陕西知名品牌——红星软香酥的领头人,几年前,红星软香酥还是一家只有几十名职工的小企业,通过青年技能培训,已经发展成为拥用1000多名职工,并带动了礼泉县全县成为食品基地县的龙头企业。“没有共青团的支持,就没有红星软香酥的今天”,陈康劳逢人就说。这几年,公司先后成立了下辖5个支部的团委,并对团支部书记进行公推直选,使团的组织成为企业青年新的集合体、社会化动员能力的活力源,他本人也在去年10月当选全国青联委员。

技能需要实践的验证,离不开孵化基地的支撑。团咸阳市委充分发挥青联、青企协的资源优势,在2009年建立29家见习基地的基础上,去年新增21家,提供见习岗位820个。并建立团市委、学校团委、县市区团组织见习岗位信息发布平台,为青年成功对接岗位560个。在泾阳县,北峪村青年党支部书记杜琦通过土地流转,使上千亩沟坡旱地“复苏”,建成了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他的企业也成为村里青年技能培训基地、致富增收基地。实现了农业组织形式的颠覆性变革,500多名村民变成了有工资收入,有养老保险,有股份分红的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村民们高兴地说:“现在种地没啥风险,每年既得到流转费,又有工资收入,以后还会有利润分红,咱的收入有靠头咧。”

以技能培训为基础,以见习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突破资金瓶颈为根本,咸阳青年创业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团咸阳市委因势利导,大倡创业之风,在全市青年中先后组织开展了“咸阳市首届青年创业先锋”“咸阳市返乡青年创业先锋”“建设大都市青年创业奖”“农村青年五类带头人”等评选活动,让青年创业者成为最亮的“明星”。成功推树了武功县化肥公司经理王永国、泾阳县北峪村党支部书记杜琦、秦都区万盛果蔬合作社理事长马竹林、节能制砖大王司开展、酒业大王胡江峰、养猪大王乔志博、运输大王常仕峰、果业销售大王赵国防、野鸡大王葛鹏辉等中省市级青年创业典型80多名。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团咸阳市委化危为机,因势利导,积极进行人才、产业承接,对一大批当年送到东南沿海劳务输出,现在已经有了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咸阳青年热情发出召唤,欢迎他们回乡创业。泾阳县青年杨晓建,10年前被团市委送到东莞打工,勤学苦干的他在一家制鞋企业从鞋机修理工干起,最终在东莞创办了自己的鞋机制造企业,恰逢金融危机,企业陷入艰难,团市委了解到这种情况,积极筑巢,引导他回乡创业,如今,他在家乡的企业生机勃勃,年利润300多万元,安置青年工人260人。

树立一个创业典型,带动一批青年就业,影响一批批青年前追后赶奋勇创业就业。一个个经济体,就是一个个青年聚集体,就是一面面共青团的旗帜在飘扬。截止去年底,全市各类青年经济体已聚集青年30多万人,新建立团组织226个,有效地提高了团组织在农村、在基层的覆盖率,使共青团和青年的心紧紧相连。

新闻推荐

友好的邀请 美丽的相约

2007年9月,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第59届大会一致通过,由中国西安——这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在中国内陆崛起的现代化生态化新城,来举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11,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谋划创业体 做大经济体 形成聚集体咸阳青年打出经济发展“青春牌”)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