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超越与创新

来源:咸阳日报 2011-02-18 13:09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A1版)同时,因为这一举措所具有的创新性和示范性,获得了“2010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的殊荣。

学习的高度决定解放思想的程度,从而制约和影响发展的速度。建设学习型城市必将成为咸阳跨越发展的“助推器”,其演绎、催生出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将使这座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千年古城厚积薄发,焕发勃勃生机。

以创新整合媒体资源

壮大引导力传播力

现代社会,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凸显和重要。构建覆盖全面的现代媒体传播体系,不仅要主动作为,牢牢把握舆论引导权,巩固好主流舆论阵地,更要学会整合与创新,让媒体与社会同进步,与时代共步伐,激发媒体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媒体,才能真正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强大舆论平台。

2010年,咸阳媒体以开放整合的态势,在创新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1月28日,华商网旗下的门户网站咸阳特快正式上线运行,它以“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为主题,在网上提供准确、真实、及时的信息;时尚、前沿、便捷的生活资讯,成为华商网络传媒面向咸阳市民推出的都市生活门户和生活搜索网站。

5月21日,华商传媒集团携手咸阳日报社创刊《今日咸阳》,成为省内传媒行业资源战略性重组的有益探索,在咸阳传媒领域产生震动,带来了一股新生媒体的气息。

也是在2010年,咸阳广播电台与陕西电视台合作打造面向西安、咸阳乃至西北的FM99.9频道,将来自咸阳的声音广为传播……

外部媒体资源的整合创新,催生了市内本土媒体的改版潮,《咸阳日报》将原来的《社会视点》改版《都市新刊》,党报性质与晚报风格相得益彰,民生与文化气息扑面而至。咸阳广播电视台FM100.7也于改版后全新面世,咸阳电视台开启了市民频道……

目前,咸阳已形成满足不同受众需要的多层次的媒体传播平台。以《咸阳日报》、《今日咸阳》为代表的平面文化传播载体;以咸阳电视台、咸阳广播电台、咸阳教育电视台为代表的有声文化传播载体;以咸阳政府信息网、咸阳新闻网、咸阳手机报为代表的网络文化传播载体;既并力竞争,又错位发展,既各展所长,又交相辐射,成为宣传党的声音、传播先进文化、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扩大咸阳对外影响,树立咸阳发展形象的主要阵地。

创新理念之下,全市新闻宣传、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层面显著提升。一年来,“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西咸国际大都市、民生工程建设等“三大宣传战役”取得良好效果,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有序开展。《经济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发表的《陕西咸阳: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增长》,《陕西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的《迈向新生活的历史性跨越》、《咸阳“三新”主题教育提升发展境界》和《咸阳在坚守“绿色”理念中实现快速发展》等重头报道产生广泛影响。

为了营造强大舆论声势,提高咸阳对外知名度。2010年对外新闻宣传借力“西洽会”、“文博会”、“农高会”等重大活动,邀请全国“百名晚报总编”走进咸阳,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境外媒体纷纷聚焦咸阳。同时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成为各级领导与群众联系更为密切的新渠道,成为对外展示咸阳形象的新平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走进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畅谈咸阳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或者通过网络与网友QQ群里聊民生,前所未有拉近了咸阳干部群众的距离。

关注网络舆情,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动态,化解社会矛盾,营造了和谐稳定,是2010年新闻工作的又一亮点。特别是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及时掌握话语权,抢占舆论制高点,坚持靠前指挥、提前介入,在第一时间向省市媒体发布新闻,消除社会猜疑,有效引导舆论。妥善化解了“于右任书法作品流失事件”、“华润、二厂群体性事件”、“泾阳集资诈骗案件”等10多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负面炒作,并前瞻性地做好旧城改造、征地拆迁、交通、食品安全等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保持了全市舆论基调平稳。

以文明传播社会新风

塑造核心价值观

2010年的咸阳,市民中间潮起潮涌的爱心活动、志愿者行动、低碳生活热、健康生活热……一点点提升着市民的精神追求,改变着市民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行为方式。

从年初大西南特大旱灾,到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再到安康特大洪灾,咸阳人大爱无疆,捐款捐物,派送救灾队和物资,市民中出现了“一元钱、一瓶水,奉献一份爱”、“爱心蓄水池”活动,“心系玉树,爱如春潮”、“舟曲不哭,感同身受”等募捐活动,还有捐助大学生的“希望学子-爱心与你同行”活动,义工将爱心传递到困难家庭等活动,承载的不仅仅是爱心和奉献,也让这座城市荡漾在一种甜蜜的温暖里。

在咸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中,处处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双创有我更精彩”、“双创公交车爱心宣传活动”走进社区、走进广场。大学生们在街道参加义务劳动,开展文艺表演,把“十万大学生邀你共双创”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如火如荼,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

一位市民在看到发放到手中的《低碳生活手册》时,兴奋地说:“我清楚了什么是低碳生活,怎样做到低碳生活,真是既方便又实用!”市科协还先后编印了《市民健康知识200条》、《养生经典谚语366条》等“百万市民学科学”系列丛书,组织了“健康生活,你我同行”活动,让市民们感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化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冲击!

9月29日,咸阳市隆重表彰第二届“感动咸阳”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全市12个系统13个县市区共同参与,12万人参加了投票,并组织了“首届道德模范人物县区巡回报告会”活动,影响广泛。

春季咸阳湖赏花节、金秋菊花节,这两个在2010年首届举行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节庆活动不仅美化了市民生活,而且增添了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打造了城市的公共文化品牌,通过各级各类媒体传播,咸阳的城市影响力更见扩大!

无处春潮不涌动,咸阳湖畔景色新。市民风尚的涓涓细流汇成了咸阳人爱城市、爱生活、爱绿色,崇尚低碳、健康行为的文化大美,彰显着市民文明素质的不断跃升!

以改革推动文化发展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把脉文化发展走向,找准文化发展定位,是撬动地域文化发展的动力点。实践证明,地域文化的真正出路,是在历史中找到优势,在特色上做足文章。基于这样的思路,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总结,咸阳初步形成了“全力打造以秦汉文化为底蕴,新时期创业精神为支撑,人文气息浓厚的现代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定位。挖掘秦文化内涵,提炼秦文化精神,将悠久古老的秦文化与咸阳现代时尚文化嫁接,催生新的特色文化业态,是咸阳文化走向前台与未来的涅槃之路。以此为发端,咸阳在2010年迎来了一个弘扬秦文化的高峰和文化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6月30日,“文化国门帝都咸阳”展演活动在首都机场举行,秦文化标志性文物秦诏版、大良造商鞅量,精妙绝伦的鎏金马、马踏匈奴等文物复仿制品,以及当代咸阳的自然山水、养生保健、民俗风情、城市风貌图片让中外游客惊叹不已!活动持续3个多月,大大提高了咸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7月29日,中国大秦文化高层论坛在咸阳举行,于丹、王立群、孙皓晖、肖云儒、王子今等一大批知名全国的文化领军人物云集咸阳,围绕咸阳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示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大秦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城市精神与文化复兴》、《秦文明开掘与当代中国文明跨越》引起反响,大秦文化开始从地下走上来,从书本里走出来,从历史中走回来,让世人把目光聚焦到咸阳。

9月16日,由市委宣传部与邮政局共同编撰完成的文化典藏邮册《中国第一帝都——咸阳》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继《中国第一帝都——咸阳》对外宣传片荣获2010年中国旅游城市宣传片好作品奖之后,咸阳市推出的又一优秀文化外宣品。

下半年,5集电视纪录片《帝都咸阳》完成拍摄,并定于2011年初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影片从《阳光之城》、《统一之基》、《创新之都》、《不朽之根》和《泾渭之魂》五个部分展开,既向世人再现了咸阳作为中国第一帝都的辉煌文明,又展示了中国魅力城市的现代风采。

像这样的文化新事、大事和喜事还有很多。去年初,咸阳博物馆等6所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11月30日,咸阳图书馆正式永久性免费开放,并成为省图书馆首批加盟馆。

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这场硬仗面前,咸阳作为全省四个试点市之一,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上,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民生工程”、“创新工程”和“先导工程”的“四大工程”来着墨,从着眼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出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保证参与改革单位利益不损有增,干部职工待遇不减有加,努力让文化人活得更有尊严。这一场涉及5个部门24个基层单位2680多人的改革实现了平稳有序、统筹多赢。目前,市直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县级文化体制改革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整体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进行了专题经验介绍!

文化艺术事业成绩斐然。长篇小说《国风》、《汉武》、《霍去病》等一批精品力作付梓出版,《秦岭文丛》、《城市的夕阳》、《一蓑烟雨》等多部文集印刷面世。同时,书法、美术、摄影、舞蹈等多个领域纷纷摘取中省大奖,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喜人局面。

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秦汉历史文化产业聚集区、秦咸阳宫遗址公园等项目列入全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重点项目,文化,正逐步成为咸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一极。在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上,一致形成了“经济发展要从文化中找项目,人民生活要从文化中求提升,旅游产业要从文化中寻出路,城市建设要用文化显特色,企业发展要向文化要效益”的共识,咸阳,正迎来文化产业发展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坚定、敢打硬仗、业务精通、作风扎实的高素质宣传思想干部队伍。2010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牢记宗旨,勇于开拓,积极改进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主动加强学习提高,认真钻研宣传业务,通过专题培训、讲堂提升、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理论宣讲队伍、新闻通讯队伍、文化宣传队伍以及市级“四个一批”人才整体素质得到了巩固提高和有效提升,使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保持了昂扬向上的蓬勃生机和发展活力。350人进入全市“四个一批”人才信息库,雕塑家李小超等14人被确定为全市“四个一批”人才,3人被确定为全省“四个一批”人才。在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上,咸阳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做了专题介绍,成为10个地市中唯一介绍经验的单位。 (B)④

新闻推荐

“两会”百姓寄语

本报讯(记者王高峰)一年一度的“两会”召开,市民寄予什么希望,昨天记者走街串巷聆听市民对“两会”的美好期待。希望就业更容易大学生王迪妙说:“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困难,我还没毕业就已经有危机感...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乘车记宁言2011-03-01 13:06
猜你喜欢:
评论:(超越与创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