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深厚的感情,毕业五十载的13名老人为咸阳的美好明天干杯。
老人们感受着咸阳的今昔巨变。
一路走,一路说,喜悦写在老人们激动的脸上。
他们,是咸阳最早的一批纺织技术工人,曾经为咸阳这个辉煌一时的纺织城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才智;他们,对咸阳有着深刻的记忆和真挚的感情。如今,他们七十高龄,可是他们活得健康开心喜悦,因为,他们心中的咸阳正在发生着一次次美丽的嬗变。
本报记者 边江亭
“咸阳古城有老街,人民路上只有服务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休闲娱乐只有一个电影院,除了几个纺织厂,其余都是麦地、菜地。”
“如今到处都是高楼林立,街道宽敞,四季有花,那么多的广场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古城三月,绿柳初绽;咸阳街头,歌舞笑颜。3月6日,1962年毕业于咸阳纺织工业学院的13名七旬老人,在经历了风雨五十载后,重新聚在了一起,漫步在古城街头广场,感受着咸阳的今昔巨变。
71岁的程如芸老人,毕业后和他们这一批同学都进入了当时的陕西第一毛纺厂工作,后来随爱人去了西安工作,已经20年没有来过咸阳,她的感触最深。“咸阳和西安都连在了一起,交通太方便了,59路和K630直接就到了咸阳,原来陈杨寨那边是农村,全是麦地和菜地,如今大变样,宽敞的马路,到处是高楼,真漂亮!”虽然没在咸阳,可她一直很关心咸阳,她也知道地铁马上要修到咸阳了。
这些老人为咸阳的纺织工业奉献了大半辈子,宋春宵老人说:“咸阳的纺织厂,最早只有一厂、二厂、八厂和一毛,最后才有二毛、二印、七厂和毛条厂,人民路当时全是麦地和菜地,离很远才一个厂,比较荒凉。”她的话还没说完,他们的老班长刘仰超老人就兴奋地接过话茬,“咸阳的变化太大了!咸阳城足足扩大了几十倍,到处高楼林立,商业密集,道路交错,渭河上的桥就修了好几座,休闲娱乐有统一广场、人民广场、中华广场、凤凰广场等,咸阳湖就像一颗明珠,改善着咸阳的生态环境,国际机场更是让咸阳通向世界。如今的咸阳,一年四季花海飘香,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国家富强了,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我们还要健健康康多活几十年,看着咸阳变得更加具有魅力,到时候我们再重新聚在一起。” (D)(4)
新闻推荐
自新农合制度启动以来,陕西省把支付方式的改革作为制度巩固和发展的重点,以其推动新农合制度的科学发展,让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据陕西省卫生厅合疗处处长石崇孝介绍,传统的项目付费与后付制,在有垄断...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