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刚出校门便娴熟地抽出一支香烟点燃,而后吞云吐雾起来。
本报记者 沈广睿 吕聪 实习生 赵露
5月31日,是第24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的口号更为“直白”:“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然而,不断扩大的”烟民“队伍却让人感觉出禁烟宣传的软弱与无力,禁烟之路,我们还需走多远?
”烟民“队伍庞大 青少年吸烟率上升
我国既是烟草生产大国,也是烟草消费大国。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烟草产量相当于其他7个最大烟草生产国的总和。目前,中国烟民大概有3.5亿,约占全球烟民总数的1/3,也就是说全世界每3个烟民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人口的增长及老龄化是烟民数量增加的客观原因,但新兴烟民的不断增多也是不回避的现实。在庞大的吸烟人口背后,我国吸烟人群年轻化趋势也开始加剧,青少年吸烟率上升,根据权威机构统计,青少年烟民人数一度超过5000万。
公共场所吸烟随处可见
5月29日,记者在南郊装饰建材市场门口看到,上百民工聚集在一起“钓鱼”。放眼看去,几乎人手一支烟。有的人嘴里抽着,耳朵上还夹着,抽完一支再一支,完全忘记他们点燃的可不仅仅是香烟……
记者随机采访几位男子,当问起5月31日是什么日子?他们摇摇头。“世界无烟日”是什么意思?他们还是摇摇头。见到记者的到来,民工们越围越多,人群中不时还传出一句“大家都围这儿,是有啥活干么”?说着,记者看到他们依旧神情专注地抽着烟,一脸迷惑地望着记者。
随后,记者又来到渭城区某中学,正值中午放学时间,学生们三五成群背着书包结伴走出校门。这时,只见一个男生刚出校门几步,便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烟,娴熟地抽出一支,点燃,而后吞云吐雾起来。不一会儿,几个同学打着招呼,上前要烟,该同学礼貌地挨个发烟。虽说是学校门前人潮滚滚,有的学生甚至还背着书包,但他们抽烟时对过往的同学和行人并不避讳。
“我们班里有好几个男生都抽烟,他们就在这个商店买,我见过”,上高一的文文指着校门外的一家商店向记者说。正说着,两个男生到这家商店买了一包烟,出来时,一个男生已经烟在口中。记者走进这家商店,在店内看到“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警示标语。
生命诚可贵 香烟不抽也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地吸烟,对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视而不见。记者走访咸阳市各公共场所,一些饭店、网吧、大排档等就是名副其实的“烟雾疏散区”。
记者随便走进位于文汇路的街边小店,刻意拿起一支香烟准备点燃,这时,该店服务员非但没有阻止,更是主动递上一个烟灰缸,“烟灰缸在这里,您需要点什么?”
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禁烟令也只是“令”,约束力有限,谁都没有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权力,即使有人在公共场所抽烟,相关执法人员也只能对其劝说,无法对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其次,烟民无处不在,我们的执法力量无法展开严密的巡查工作。
这样看来,禁烟令还要看个人的认识程度,它只在人们心底。套用一句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烟民,只要你愿意,你一定可以戒烟。那么,至少在公共场所,你们可以做到。 (D)(4)
难耐烟瘾
“双藏”火种乘机动心机
本报讯(韦颖)一男子由于难以忍受在等候飞机时长时间对香烟的断离竟动起心机,身上两处藏匿打火机,企图突破机场的安全检查。
5月25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安检站三大队正在检查HU7809(西安至长沙)航班的出港旅客,人身检查员小黄在对旅客王某检查时,探测仪器在旅客的皮带扣处报警,小黄按检查程序继续进行深度检查,发现旅客的皮带扣后面竟藏有一个塑料打火机。“我只是想抽烟……”旅客慌张起来,小黄并没有放松警惕,继续对其进行检查,在脚踝处时探测器又出现报警,用手一摸,又是一只打火机。
旅客王某的行为已违犯航空运输的相关法规,被移交机场公安处理。后经公安部门审查,旅客王某知道乘坐飞机禁带“火种”的规定,只是由于依赖香烟难以忍受长时间的断离,竟动起心机想出“双藏”的招数蒙混过关,并无其他危害航空安全的企图。
据从机场安检部门了解,禁带“火种”乘坐飞机从2008年实施以来一直未解除“禁令”。难耐烟瘾,藏匿“火种”乘机的情况,在安检部门时有出现,但像旅客王某“双藏”火种的情况在安全检查部门实属少见。(D)(3)
一个”烟民“大学生的“自白书”
“我初三开始抽烟,那会儿很多人都抽烟,大家都在一起玩,我也就跟着抽了。有句话叫‘男人不抽烟,不在道上走\’。刚开始一天三四根,五块钱的地方烟,现在档次高了,一天一盒十块钱的紫云烟,一月最少花三百元抽烟”,这是咸阳市某高校一位大二学生高某的“烟史”。
高同学告诉记者,掐指一算,他已经抽烟七年之久,现在觉得自己反应迟钝了,胃口也不好了,无论怎么吃都吃不胖。谁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真正能认识到的人没几个。不过,他也表示,自己将开始逐步控制每天吸烟的次数,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打心眼里还是希望自己能早一天把烟戒掉。
禁烟宣传年复一年
该怎么拯救你,“烟民”?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控烟运动。此后,对烟草广告、青少年吸烟以及公共场所吸烟的限制规章相继出台。2003年,我国的控烟工作正式与世界接轨,政府也签署“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并成立控烟办公室,组织戒烟医生培训、组织戒烟大赛、吸烟情况调查等各种禁烟宣传活动。2011年,卫生部新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从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新规正式生效。
据了解,咸阳市的禁烟工作如期展开,全面禁烟的号角也已经吹响。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不少人对这些宣传出现了“信任危机”,甚至持不屑态度。
市民王先生说,“年年都在讲吸烟有害健康,对禁烟进行宣传,但是有谁在看了宣传后就不吸烟了?那些宣传的作用微乎其微”。
相关链接
世界各国禁烟奇招
法国:拥有17万“香烟警察”,在公共场所巡逻,抽烟将罚200欧元;在日本,未满20周岁禁止抽烟,如果父母未制止,将被罚款;在新加坡,公共场所扔烟头,将施4下鞭刑;在匈牙利,烟民吸烟须交纳“吸烟税”,税金将全部用于消防;新西兰在烟盒上做文章,画有孕妇和畸形儿,并标有:你不是一个人在吸烟。(D)(4)
新闻推荐
世园奶奶领衔“好客人家”开门迎客10户“好客人家”获得了最高10000元迎宾基金、世园会家庭套票等丰富大礼
世园奶奶领衔“好客人家”与“筷客”,共品“世园第一粽”齐贺端午。“筷客”小菁与吴涛兴奋地吃起了王先生一家准备了近5个小时的美味佳肴。本报讯(记者马元聪实习生闫海)6月5日,在2011西安世园会“...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