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的喜悦
生态苹果园
长武果香飘天下,高原上结出了金疙瘩。
长武苹果个大味甜一直被消费者所青睐。优良的品质成为其立足、占据市场的主导,同时,也为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目前的形势下,果品质量是生存的根本,也是更大市场准入的钥匙,所以,以质求效才是发展的硬道理。”长武县果业服务中心主任路选民说。
本就果质优良,却仍在这个方面下工夫、做文章,可见其对市场的科学把脉。长武打出了果质求胜的响亮王牌!
绿色无公害果品既是客观社会的要求,也是顺乎老百姓朴实消费的需求。长武以人有我优求得自身的果业发展之路。
标准化生产强管理
长武以巩固基地规模为基础,以提高果品质量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果业产业化进程,2010年,长武苹果总面积稳定到了24万亩,挂果面积14万亩,比去年增加了1万亩,产量24万吨,比去年增长9%,产值10.35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69%,优果率达到了76%,果业生产稳步发展。
按照整体推进,示范带动、行政推动的办法,深入推广了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全县共完成清园24万亩,涂白18万亩,病虫防治24万亩,增施有机肥14万亩,树形改造4.9万亩,实施间伐1.12万亩,建成百亩以上示范园55个,10295亩。其中大改形示范园28个,6419亩,幼园标准化管理示范园27个,4176亩。完成强拉枝15.7万亩,建成百亩标准化强拉枝示范园103个,总面积1.1万亩。加强了清园、花期、套袋前后以及早期落叶病、腐烂病的综合防治,全县完成病虫害防治24万亩,完成巧施肥24万亩,实施果实套袋16亿只,“四项关键”技术推广率达到了95%以上,果品优果率稳定在76%以上。
示范园建设促带动
结合生态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组织对示范园进行摸底调查、造册登记、逐园落实包抓技术人员,在示范园建设中全面落实减密度、有机肥、果园种草、强拉枝、“灯、板、带”等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提高了示范园建设水平。
全县共建成县级示范园33个,总面积3000余亩。示范园实施间伐1800亩,“一亩变二亩”大树移植50亩。全县果园种草3500亩,推广太阳能杀虫灯80盏,悬挂粘虫板10万余张,绑缚诱虫带80万只,铺设反光膜12000亩。示范园成为果农学习改变思想的鲜活教材,调动了果农管理果园的积极性,推动了全县整体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吸引了甘肃省的西峰、平凉、庆阳等省、市党政领导及干部的参观学习。
在预防抗灾工作中,全县共组织果农薰烟7.8万余亩,喷布石硫合剂14万亩,树冠喷施石灰水3万余亩,喷施防冻剂5万多亩,举办培训班65期,进行花期追肥8.5万亩,病虫害防治12.5万亩,为受灾果园健壮树势、提高座果率和促进幼果发育奠定了基础。
科技知识培训提素质
长武以开展第四届果业科技“百、千、万”培训下乡活动(举办100期培训班,培训骨干技术员1000名,印发10000份技术资料)为载体,加强技术培训,把技术、信息送到果农手中。
在电视台举办幼园标准化管理、腐烂病防治、春季果园管理、冻害防治、果实套袋、疏花疏果、早期落叶病防治、秋施基肥技术等果业技术专题讲座15期。县、乡果技干部分别在各乡镇和重点村采取现场示范、田间地头培训等形式,向果农传授管理技术。全县举办各类培训班320期,培训果农3.5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0000余份。同时,还邀请省、市专家来长武举办培训班20余期,全面提升了果农的整体素质。
为了推动新园建设工作,继续把苗木繁育作为调整品种结构,扩大基地规模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全县共繁育苗木120亩,73.7万多株,其中一级苗53.55万株,二级苗20.15万株,同时,还从省苗木繁育中心引进新品种“玉华早富”,进行嫁接10万多株,为今年新园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苗木。今秋共完成新园建设10350亩,为我县的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为提高苹果的知名度,打响“醇古红”品牌,增强果品市场竞争力,长武全方位、多层次积极扩大宣传,印制了10000多册宣传彩页,在报刊、杂志进行了宣传,制作了电视专题节目,扩大宣传覆盖面,并先后组织参加了广州、西安、洛川、杨凌果品展销推介会,打响了“长武苹果”响亮牌子,巩固扩大了我县果品的市场地位。果品“一厅式”办公室充分发挥作用,共处理各种纠纷230多起,坚决打击了营销中的不法行为,努力营造和谐营销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苹果快速畅销。
新闻推荐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秦岭岩白菜。日前,西安大众户外俱乐部的一帮驴友在长安区秦岭小峪老凹岔登山时发现一种非常罕见的植物,叶面光滑,生长在瀑布悬崖的石缝中间,“谁能在峭壁上开荒,把小青菜种这么高。”...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