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没回家的贺贵立老人下了火车,在众人的搀扶下登上白河火车站高处,看着家乡的山、家乡的水,用一口纯正的白河话动情地说:“我终于回到白河老家了,谢谢你们哦!谢谢你们!” 本报记者 陈团结 摄
“到家了,到家了,到我们白河县了……”昨日下午5时,备受社会关注的白河82岁老人贺贵立终于回到了安康白河老家。下了火车,老人一度激动得不能自已。白河县民政局已将老人安排在了城关镇中心敬老院。
等回家 老人一夜无眠
昨日上午8时20分,送老人的大巴从城南客运站出发。一同送老人回家的除了西安市救助站的两名工作人员外,还有最先发现老人、并一直关注老人的热心市民张女士。
老人精神尚好,只是双眼通红,一路上始终不语,每当望向窗外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流泪,大家禁不住安慰老人。老人拿出纸巾,默默地擦去眼泪。送老人的两名西安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说,“老人昨晚几乎没合眼,就等天亮回家呢。”早上不到6点,老人就把自己的行李收拾好,坐在床边等。
11时30分,大巴抵达安康。安康市救助站的车辆将老人接到救助站,在这里,一名女士跟老人打招呼说,“我是白河县民政局的,是专程来接您的,咱马上就要回家了!”语音刚落,老人眼泪夺眶而出,“你是白河的呀。”老人激动地握着这名女士的手说,“白河人真的来接我了,真的还有人记得我……”
这名女士是白河县救助站的黄女士,她和另外一名同事是专程来接老人回家的。
到家乡 感叹变化大
黄女士说,在外这么多年了,老人还能说一口地道的白河话,他的确是白河县人,错不了。
中午,西安市救助站与安康市救助站办理了交接手续。为了满足老人尽快回家的愿望,黄女士买了下午3点前往白河的火车票。因为从安康到白河,火车2小时就能到,开车的话得五六个小时。
在安康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一行人于下午5时30分到达白河县火车站。下车那一瞬间,老人再次落泪,出了站口,他驻足良久,目光望向对面的山,又低头移至山下的河,喃喃自语:“这里一点都没变。”望向这边山上时,他脸上露出了惊异的表情,“哦,盖了这么多楼了啊……”
白河县民政局将老人安置在城关镇中心敬老院。县民政局副局长王爱国表示,这个敬老院离老人曾经居住的地方很近,方便老人到村里走动,如果老人住不惯,县上的中心敬老院是新修的,正在筹备入住,到时候老人也可以住那边去。
随行的张女士将老人暂存在她那里的钱全部交给了老人。敬老院给老人做了碗热腾腾的面条,老人捧起便大口吃了起来,吃了两口后告诉记者,“嗯,就是这个味道,终于吃到了家乡面……”
记者临走时,老人不忘问,“明天是不是就能见到乡亲了,是不是还能见到我哥哥……”本报记者 苗颖
新闻推荐
父母组织娃娃球队“这才是真正的童年”西安城南一群不到8岁的孩子每周日训练父母担心以后课业太重,难以坚持下去
孩子在草坪上跳着、叫着,在教练指挥下,一个个足球射进球门。不远处,父母们不时大声加油鼓励。西安城南,有这样一群不到8岁、热爱足球的孩子,每个周日,父母坚持自发组织带他们练习。家长们说,这...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