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贺岁档的火爆似乎比往年来得有些迟,随着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以下简称《十三钗》)全国上映,才似乎看到了贺岁档的气势。上周五中午,记者在曲江太平洋影城看到,观众比预料得多。一位大爷说,“我是专程过来看这部片子(《十三钗》)的!”
《十三钗》的火爆上演,有望将陕西省今年的电影票房推向一个新高度——3亿元。不过记者调查发现,3亿票房的背后却是票房增幅下降,而业内人士称,西安影院已趋于饱和。
新高
票房逼近3个亿的背后是增幅变小
陕西省电影票房经过近几年的大幅暴涨之后,今年的增幅则出现了急刹车。
记者从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电影处了解到,截至今年12月初,陕西省电影票房数为2.6亿元。
西安曲江太平洋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蕻表示:“今年电影贺岁档来得有些迟,前期《丁丁历险记》、《鸿门宴》等片子没能激活整个市场,相信《十三钗》的火爆上市,会拉开今年贺岁影片的一个高峰期。在贺岁影片的强势出击之下,今年陕西电影票房有望逼近3个亿。”
西北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系教授张阿利表示:“陕西票房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强势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实力较强的院线纷纷进入西安。12月初票房达到2.6亿元,在剩下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票房有望达到3个亿。主要原因是12月份是一年之中电影消费的旺季,尤其是圣诞节前后,影院有望迎来一个强力消费期。”
“陕西今年电影票房突破3个亿应该问题不大,即使达不到3个亿,肯定也会接近。”西安博纳朱雀影城总经理李军练如此对记者表示。
3个亿,从这个数字来看,创造了陕西省票房的新纪录,然而,在票房不断高速增长之后,今年的票房增幅出现了急刹车。“西安市的票房基本上占到了陕西省总票房的85%以上,甚至接近90%。”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电影处一位负责人(以下简称该负责人)如此表示。2008年6000万、2009年1.15亿、2010年2.5亿元的票房成绩,使得陕西省这几年的电影票房增幅几乎年年达到100%。如果根据业内人士和专家的预测,今年陕西省票房总数3亿元左右,那么和前几年100%的增长相比,今年陕西省的票房增幅仅20%。
隐忧
平均观影人数未现较大增长
票房在增长,影院在增长,银幕数量在增长,然而,一系列增长背后却有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西安市的平均观影人数并没有出现明显增长。
“根据不完全统计,西安人均每年观影次数是0.8至1.2次。而成都人均每年观影次数大概在1.8至2之间。虽然近几年来西安票房市场出现了被业界称道的‘西安速度\’,然而,诸多院线还没有真正激活这个市场。”黄蕻如此说。
黄蕻的观点,也得到了张阿利教授的认同,“从国际上来看,不管是学界还是业界都以一个城市平均观影人数的变化,来衡量这个城市市民对电影的喜好程度。从西安来看,虽然票房在大幅增长,影院数量也在大幅增长,然而,平均观影人数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举个不太准确的例子,譬如前几年西安市有70万人经常看电影,而现在是70万多一点,有增长,但增长幅度非常小。电影院纷纷开业,没能让更多的人走进来,只不过是原来看电影的人增加了看电影的次数。另外,这几年电影票价涨幅很大,譬如前几年国产大片的票价也就是三四十元,现在却在八十元左右。如《十三钗》普通票价在80元左右,而VIP票价则在140元左右。影票价格上去了,即使人均观影次数未大幅增加、城市平均观影人数无明显变化情况下,票房总量仍然会水涨船高。”黄蕻说。
“从此可以看出,这些年新开的电影院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培养出更多的观众,只是在做大存量,真正的增量则较小,西安电影市场已经出现泡沫!”张阿利如此说。
饱和
西安影院“产能过剩”
不断新开业的影院让观众有了更多选择,但不考虑市场,一味地埋头进入,特别是影院建设同质化带来的“产能过剩”开始让业界人士担忧。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电影处一位负责人表示:“根据我们连续几个季度的调研,西安电影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他不无担忧地告诉记者:“西安票房市场最近几年的确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两年翻两番,吸引了全国各地优秀院线纷纷来淘金。然而,西安人对电影的需求并没有达到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水平。让我担忧的是,西安人均银幕块数拥有量已经达到了全国一线城市的水平。而且从我们这里备案登记的状况来看,明年还有五六家影院要开业。经过我们连续几个季度的调研来看,目前,西安影院数量已经接近饱和。”
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首先,从数量来看,西安影院趋于饱和。今年以来有大明宫IMAX3D影城、西安橙天嘉禾怡丰城、广东大地花溪湾等影院开业。截至目前,西安市已有15条院线,影院25家(其中包括长安区和阎良区各一家)。
其次,影院分布密度较大。以小寨商圈为例,目前已有博纳国际影城等在内的三四家影院,即使周边的需求旺盛,也难免出现过剩的状况。影院分布密度较大的区域还有钟楼、解放路等商圈,各家影院要想“吃饱”难度很大。
第三,赢利能力不强。对于新开业的影院而言,随着房租、物业等的涨价,将面临较高的资金成本。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影院70%左右处于亏损状态,而西安影院也有较大一部分处于亏损状态。
第四,国内电影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决定了影院收入难以出现较大的利润空间。国内的电影收入95%靠票房,而不像美国电影还会有衍生品的利润。加上盗版的横行,也决定了国内电影票价难以出现下降。
西安奥斯卡影城相关负责人毛喜告诉记者:“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呈现波峰式走势,西安电影市场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高点。”
警惕
各路资本追逐泡沫已经浮现
陕西省电影票房的大幅增长,让更多的资本纷纷进入西安电影市场,令资本泡沫已经浮现。
暴涨的票房增长率无疑是对资本的最大诱惑。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票房63亿元,2010年票房突破100亿,保守估计,今年全国票房将达到130亿元。有哪个行业能实现年30—40%的增长呢?资本涌入显示了资本对挖掘电影产业这座“金矿”的渴望,但在高投入的背后,也透射出过度投资所带来的隐忧。
西安奥斯卡影城负责人毛喜表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加上股市的低迷,许多资金无法找到投资渠道,而随着全国电影票房的快速增长,包括房地产开发商、风投资金、甚至还有煤老板,不少原来根本不懂电影的人依靠其强大的资本都想分食一杯羹。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后,往往以价格战为主导,很多在赔本赚吆喝。今年陕西省票房增幅放缓就是较好的证明。
“价格战其实是十几年前电影市场所呈现的一种现状,现在影院已是现代化、五星级服务,如果在这个市场之下出现价格战,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张阿利如此表示。
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电影处该负责人也指出:“影院要想做到个性化几乎没有可能。譬如太平洋影院放映的是《十三钗》,万达放映的也是《十三钗》,奥斯卡放映的还是《十三钗》,没有哪家电影院所放映的电影是自己有,其他电影院没有的。在片源差不多,经营模式上又很难推陈出新的情况下,大多数影院难免会陷入同质化竞争。”
据悉,激烈的竞争之下,影院投资的回报期一般长达6-8年。张阿利指出,全国各大知名院线纷纷进入西安是市场活力的体现,但这里面既有投资者,也有投机者,投资影院不是短期暴富的生意,影城终端作为电影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有长期发展的心态,愿意在这样一个市场上持续投入、长久经营,才能从长期的发展中获得效益。
“提醒那些想依靠自己强大资金实力进入电影行业,并想很快获得收益的投机者们,这个行业并不适合他们。”张阿利如此说道。
机会
陕西二三线城市金矿待挖掘
西安电影市场渐趋饱和,而在陕西的二三线城市,电影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电影处该负责人介绍说,陕西省除西安市以外的其他城市,目前影院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电影处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陕南电影院相对最少,汉中两家,安康一家,商洛一家;关中地区,宝鸡三家,咸阳五家,渭南两家,铜川两家;陕北的榆林则有五家、延安有三家影院。他表示:“这些二三线城市的市民现在对电影的需求明显上升,但除汉中有一家品牌影城以外,其他城市没有品牌化的电影院线,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电影市场的发展。”
“需求被压抑!在这些二三线城市之中,不少市民想到电影院里去看电影,但影院设施很一般,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正是由于电影院难以拉动需求,从而造成二三线城市票房无法上去。两者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造成当地电影市场的低迷。因此,只要有品牌化的影城进入这些二三线城市,势必会带动当地电影市场的繁荣。”张阿利如此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了一位业内人士,他说:“我认识的一个商洛朋友,每次到西安来出差,基本上都会来我们电影院看电影,用他的话说,要看大片一定要到好电影院里来看。”
张阿利表示,二三线城市对电影的需求还是非常之强的,希望各大院线能扩展到这些城市,应该会获得较好收益。
本报记者胡晓军
新闻推荐
“突然轰的一声,地板颤动,白光一闪,我吓得大叫起来!”12月21日晚10时30分,子长县安定西路居民楼内的薛女士说起两个小时前那一幕,仍心有余悸。当晚8时10分,距薛女士住所约50米远的怡乐园小区2号楼60...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