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本报记者在西安大雁塔南广场拍摄到月全食形成的画面 本报记者黄利健摄
为什么月亮是红的?
由于波长较长的红光不容易被地球大气层散射,因此月全食期间的月亮就变成了红色。
昨日白天的西安晴空万里,似乎天公作美,为晚上的月全食创造最佳观测条件。晚上8时45分,“红月亮”如期赴约。虽然气温低至0℃以下,却丝毫难挡众多天文爱好者、摄影爱好者以及普通市民的热情。
据专家介绍,这次月全食是继2001年1月10日之后,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
■时间:20:30
■地点:大雁塔西广场
情侣在月下拍照留作爱情纪念
从昨晚7时许开始,众多摄影爱好者就开始聚集到大雁塔周围,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边摆弄着各自手中的专业装备,边讨论着对焦和构图。“为了拍下月全食的过程,我们要一直守到它全部结束。”
一对情侣拿着手机找路人帮他们在月亮下拍摄合影。“我们之前就听说会有红月亮出现,今天正好是我们的纪念日。”冰冰笑着说,她和男朋友小王今年23岁,大学毕业不久,想要在月下留影,见证爱情。小王一直搂着冰冰,担心她被冻着。
■时间:21:20
■地点:钟鼓楼广场
“拍下家乡月亮给爸爸看”
这个时间,月亮已经只剩下一半还亮着,在钟鼓楼广场拍月全食的人数明显少于大雁塔。在十几名男摄影爱好者中,一个娇小的身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24岁的小高在大学时爱上摄影。“我也发现喜欢摄影的女生确实不多,但我就是没办法停止拍摄美的东西。”小高说,她经常扛着比自己高出很多的三脚架到处拍照,这次为了拍到清晰的红月亮,她还特意买了一个新的镜头。
“我爸爸常年在国外工作,不管这次月全食他能不能看到,我都要把家乡的月亮拍下来给他看。”小高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口罩、手套,寒冬里的她虽瑟瑟发抖,却难掩兴奋。
■时间:22:00
■地点:南门外广场
“看那儿,月亮快被吃完啦!”
南门外广场,很多市民都围着一个大型的专业天文望远镜,想要更清楚地看到月亮慢慢变红的过程。10岁的小男孩路路跟着爷爷到南门看月亮,他的爷爷架好专业相机拍摄着,而路路则拿着一个小数码相机围在爷爷身边,学习怎么拍照。“你要对准月亮,手不能抖,按快门的速度要快。”爷爷耐心给路路教着,小家伙不一会儿就离开爷爷,自己找好看的角度去拍照了。本报记者丁宁
新闻推荐
他离去了 留给五个人希望他是首例陕西籍器官捐献者他的角膜,为她俩照亮生活他的脏器,救了他们三个
说起自己的左眼即将恢复视力,17岁的刘倩说最要感谢的就是罗伯伯本报记者张杰摄本报讯(记者李琳)寒冷的冬日总有温暖,韩城市49岁的罗先生离世后,家人根据他本人意愿,捐献两个眼角膜、两个肾和一个肝,5名...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