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代表团开放日,中外记者争相提问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张杰摄
昨日上午,陕西省代表团举行开放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华尔街日报等50家境内外媒体的83名记者,就西咸新区建设、民生投入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在谈到用什么词表达陕西走过的2011年时,陕西代表团副团长、省长赵正永用了两个词:自尊,自信。陕西和人民感到了尊严和自信,这是陕西2011年的写照。
谈民生
新增财政80%用于民生
陕西日报争得第一个提问机会:陕西的新增财政80%用于民生,主要用在哪些方面?
赵正永说,省委、省政府承诺,要把民生改善放在突出位置,新增财力80%和财政支出绝大部分用于民生改善。2011年实现了承诺,新增财政的82%,2900多亿元用于民生,主要是群众最需要最紧迫的方面,其中教育投入就是很大一块,去年新建411所幼儿园,提高了中小学生均经费,还有水利和移民搬迁支出以及保障房等。今后仍然要坚持新增财政80%用于民生,改善民生。
谈发展
“拐弯超车”要注意方向和平衡
人民日报:陕西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持生态、改善民生的关系?
赵正永说,陕西省继续保持着加快发展的态势,同时也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去年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国家要求,“十一五”期间也是国家表彰的八个省份之一。过去陕西省第三产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滞后,这两年将着力解决。虽然陕西省提出发展要“拐弯超车”,但一定要把握好方向、速度和平衡。
谈干部
现在更需要干部敢于担当
赵正永在谈到代表履职、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时说,要提高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
赵正永说,时代不同了,现在更需要干部敢于担当,认真履职,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问题,干部下去不是说去转转看看,而是要立足群众诉求的解决。
谈西咸新区
按现代田园城市标准建设
有记者问,西咸新区的发展感觉比较慢?西安是否会成直辖市?
赵正永说,西咸新区去年还是取得了明显成效,之所以直观感觉比较慢,是因为西咸新区的建设是按照现代田园城市的标准来建设,花费了很大精力做前期规划。最近西咸新区将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田园城市课题进行研究,并公布结果。
至于西安是否成为直辖市?赵正永说,他在西安生活了十多年,从未听说西安要成为直辖市。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周艳涛刘兢
赵正永昨日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希望老百姓认为我是干事的省长”
昨日下午,省长赵正永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客中央台》栏目专访,就文物之乡、秦腔故里的百姓怎样增收、产业如何升级等问题,畅谈陕西发展大计。此前,该栏目向腾讯微博网友征集问题,并微博直播访谈全程。
陕西是我最后的故乡
“我在安徽工作了33年,离开生我养我的地方来到了大西北。那个时候正是西部大开发,中央的决策号召之初,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家乡,来到我另外一个家乡,即现在的陕西省。”赵正永说,“陕西是我离不开的地方,而且是我最后落脚的地方,是我最后的故乡。”
主持人问,赵正永在陕西12年,希望老百姓如何评价?赵正永说:“我曾经在履职时说过,没有其他更多的期许,在我卸任的时候,老百姓认为这个省长还是给老百姓办过实事的,他是一个干事的省长就行了。”
回答提问不带任何资料
做客时,赵正永没拿任何资料,但他对陕西的整体情况特别是产业布局,对陕西未来的发展,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珍惜资源、深度转化,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如何发展制造业等信手拈来,令主持人赞叹不已。
针对西部大开发机遇,赵正永说,在接受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第一考虑是不是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第二,是不是能以最少的环境容量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应。他说,不能为了今天的GDP牺牲环境和生态。
一元剧场一元电影应推广
渭南市秦腔剧团推出的1元剧场,深受老百姓欢迎。赵正永说,现在农村文化生活还是非常贫乏的,也是非常枯燥的,比如过年时基本上就是打麻将、打牌。所以陕西在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时,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定要把公共文化服务加强,而且对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要加大投入,这些服务产品可以用政府购买的方式实现。
他说,1元剧场实际上就是这种方式之一,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目前比较少,今后会根据演出场次增加补贴。现在1元剧场、1块钱的电影都开始推广,想在农村进一步普及。
从未研究过要开挖某个陵墓
去年,关于乾陵是否开挖曾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陕西帝陵众多,到底该不该开挖?
赵正永说,陕西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重点文物保护地方将近49000多处,其中72座帝陵埋了73个皇帝。但陕西省从来没有研究过要开挖某一个陵墓,因为目前的保护条件、技术条件都不具备,即使有条件了,是否开挖也要尊重民俗,尊重群众意愿。陕西会替人类、替全国人民看护好中华民族的这份瑰宝。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周艳涛刘兢
赵正永致信网友,希望更多网友——
“围观”陕西
“指点”陕西
“给力”陕西
正在北京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省长赵正永致信广大网友,感谢网友对陕西的关注、关心,希望更多网友继续“围观”陕西、“指点”陕西、“给力”陕西。
赵正永在信中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之际,广大网友对陕西点击率明显提升。“我对大家关注、关心陕西表示感谢!对长期以来众多网友真诚和富有见地的建议与意见表示敬意!”
赵正永说,运用网络听取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接受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已成为我们推动工作的重要方面,陕西已建立了一整套网民意见收集、办理、反馈工作机制。希望更多网友继续“围观”陕西、“指点”陕西、“给力”陕西。“我一定会认真对待大家反映的问题,积极采纳大家提出的好建议。”信中说。本报记者冯强
声音
建议高楼配
“医疗电梯”
一旦高楼中出现只能平卧的急救病人,如心肌梗塞等,长长的急救担架往往会被窄小的电梯挡在门外,因此耽误救治的例子并不少见。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会副主委、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所所长米烈汉在提案中建议,在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楼里配备“医疗电梯”。
当前我国城市高层建筑电梯大多设计成正方形或长度小于1.6米的长方形小电梯,医院专用急救担架长度在1.85米左右,无法平放在目前设置标准的电梯内,“电梯短、担架长”对于高层住宅居民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医疗急救隐患。米烈汉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强制规定高层楼盘配置可容纳担架电梯。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张小刚
应出台民间资本
进医疗体系政策
昨日,陕西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部分人大代表就自己关注的话题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祝作利:建议交通部对口支援秦巴山区交通设施建设,重视解决省际、市际断头路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郑芬莉:加快城乡基本医疗统筹步伐,目前新农合由卫生部门、城市居民医保由人社部门、农民工在城市里参加医保由人社部门来管,建议统一由人社部门来管理。同时,建议尽快出台民间资本进入医疗体系的政策性文件,并加大基层卫生队伍人才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杨冠军:使大医院优秀的大夫能够下沉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疗部门的水平,使县乡医疗机构实现真正的合作,使小病不出远门就能治好,并大力培养全科医生。
全国人大代表马克宁:现在由于基层医疗不发达,使得大小病人们都要到大城市大医院去治疗,建议大力发展社区医院。
全国人大代表屈雅君:建议两性享有平等退休权。
全国人大代表何晓红:建议陕西省打造旅游精品,国家加大对大遗址保护的投入力度,同时,尽快出台旅游法。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周艳涛刘兢
新闻推荐
争奖金买彩票中25万好友对簿公堂一起买了几张刮刮乐,传来传去说不清楚中奖那张是谁的了
中奖前还说“中奖了请吃饭就行”大荔县许庄镇村民马某,被朋友告上法庭,这让马某烦恼不已。双方对簿公堂,这一切都源自一张中了25万元大奖的“刮刮乐”。3月8日,记者见到马某,一说起中奖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