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老板何卓远的“关爱之火”,终在今日成燎原之势:今日,“1元关爱计划”正式在西安全市范围内启动。从今日起,全市所有的孤寡及生活困难老人,都将享受到社会给予他们的爱心与福利,都将体味到这座城市别样的人情与温暖。
所有人大概都不会想到,昔日何卓远一个人的善举,竟然在今天演变为一个城市的集体关爱;所有人大概也不会想到,“1元关爱”的微小公益,竟然可以得到如此多的共鸣与支持。一滴水怎么样才能永不干涸?答曰:融入大海。“1元关爱”的演进之路,就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
不能否认,“1元关爱”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共鸣,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所涉及的对孤寡及困难老人的关怀,是长期以来被我们这个社会所忽视或尚未顾及到的。因此,当一个火种点燃之后,必然会以迅猛的态势,急速蔓延。然而,“1元关爱”在蔓延开之后,如何持久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却值得仔细琢磨。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弄明白,可以促使“1元关爱”长久健康运行的机制,到底是什么?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几乎所有的公益慈善项目,如果想要帮助更多人,那一定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同理,“1元关爱”如果要成为一张城市的公益慈善名片,那就一定需要有一套能够将政府、慈善机构、民间组织、个体等方面,黏合在一起的运行机制。
比如,为了保证参与商家的爱心不消退,相关部门是否可以考虑,对参与商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一些税收优惠或政策扶持?是否可以用定期评比表彰的形式,鼓励其中的优秀者,进而感召更多后来者;比如,是否可以在民间慈善团体的注册上,降低门槛,同时给予指导,让更多人指导如何将爱心最大化;还比如,专业慈善机构,能否将扶持民间微小公益项目,作为另一个重要任务?……
我们不是不相信人的善心,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项慈善活动,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要走专业化、系统化的道路。在目前的现实之下,专业化从何而来?这就需要有一揽子考虑的通盘计划,只有将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考虑到了,我们才能让类似“1元关爱”这样的民间慈善活动,拥有更广阔更灿烂的明天。曹旭刚
新闻推荐
华商报志愿者联盟成立首批310名志愿者加入,将定期从事一些爱心活动
昨日,慈善志愿者一同宣读承诺词实习记者张喆摄昨日上午9时许,陕西省慈善协会慈善志愿者分会(总队)暨分会“3·5”慈善志愿服务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同时,新成立的“华商报志愿者联盟”正式成为陕西...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