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闫文学 贺贵荣)“新农合就是政府替咱着想呢,去年做心脏手术花了8万多块钱,要是没有新农合,我到现在也还不了账。”近日,吴起县狼儿沟村民李政领到了新农合给他报销的6万多元住院费,高兴的逢人便夸新农合好。
“说实在的,当时乡政府宣传新农合的好处,咱还不太相信呢,后来在半信半疑中交了参保费。没想到不到三个月,我查出有心脏病,在得知我得了心脏病以后,乡政府干部告诉我手术费大部分可以通过新农合报出来,可一想,到西安开刀动手术
得花多少钱啊。这一年下来全家3口人纯收入才刚2万多,一家人要吃要喝,娃娃要上学,哪里还得上这笔债。”李政说。
后来,李政的儿子说服他去西安住院治疗,连手术带住院,前后花了8万多元,欠了别人5万多的债。出院后,新农合给他报销了6万多元,李政把账还清了还有剩余。
为了确保农村养老保险
工作平稳运行,2008年,吴起县在长官庙、长城两个乡镇开始了新农合试点工作,通过在这两个乡镇的经验积累,完善了各项政策措施,于2009年在全县实施启动了全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形成小病有保障,大病一起帮的局面。2012年,吴起县将卫生医疗制度改革又一次提上了日程,主要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医
疗卫生服务体系,做好大社保工作。
刘文珍,68岁,是吴起镇人。她告诉记者,2010年她得了白内障,因为年龄较大,只能采用保守型手术,前前后后花了有5万多元。而刘文珍家非常贫困,靠儿子一个人的收入和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养活一家6口人,其中还包括正在上学的2个孩子。刘文珍看病的钱,大部分都是跟亲
戚们借的。
“多亏有了新农合,不然我们家现在还背着一身账呢。”如今,刘文珍的眼睛通过手术慢慢能看清东西了。她不但恢复了健康、还清了债,还重新规划起了好日子。她说自己现在还能动弹,能帮着照看孙子,让儿子、儿媳也出去打打工,再种几亩大棚蔬菜,争取日子过宽展些。(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本报西安电(记者李江峰)4月7日上午,参加第十六届西洽会的榆林市代表团在西安建国饭店举行第二次集中签约仪式。副省长景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梁宏贤,副市长张西林、彭祖佑、薛海涛等出席。副市长赵璟...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