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少一些情绪 多一份情感

来源:各界导报 2013-10-11 21:30   https://www.yybnet.net/

 —— —解读徐彦平和他的《情商中国》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访谈之五

□  记者 孙博 实习记者 王娟

如今企业家出书所见多矣, 讲成功经验,讲管理心得。2013年,夏天,一位地产商人的《情商中国》一书却显得别具一格,他趣谈商业文化,巧用情商论道,语言又充满文艺范和哲学色彩,说情商,讲文化,却明世道人心。

当过兵,和华为任正非的经历相似,做过记者,与海尔张瑞敏的曾经梦想一样,做过房地产广告,同马云在网络上发布大黄页异曲同工,最后,他终于像王石一样,成为了地产界的大老板。如今,50多岁的徐彦平讲起话来,手势丰富,言语激荡,引经据典,慷慨激昂。既有商人的睿智精明,又有学者的幽默风趣,举手投足间,时常流露出掩也掩不住的文人情怀。

从军人到诗人,从报纸编辑到企业家,徐彦平一路走来,一路思索,他将自己半世的人生感悟和多年的商海经验以及对生命的价值思索集结成一本书成功出版,这本《情商中国》一经面世,就引起轰动,企业家可以以此书作为借鉴,普通人可以以此书作为观察社会、审视人生的参照。

金秋九月,骄阳似火,记者随着徐彦平奔走川渝沪等地的《情商中国》新书签售现场,见证了徐彦平和他的《情商中国》在这个夏秋交接之际引发了人们关于情商,关于情商中国的深度关注与思考。

记者:在《情商中国》这本书之前您已经出版过好几本书, 作为一个企业家,您出书的目的是什么?

徐彦平:我出书主要还是为了自己、为了公司和团队。我从商多年,从小企业做起,把一个队伍带起来,也确实不容易,尤其是遇到困难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感到内心很困惑。我想把这么多年的品牌建设、团队建设,在平时碰到的一些内部管理和外部合作,甚至是社会上的一些事件与人物内心的反应,能把他们总结起来出成书,这样能让我自己、企业、团队自省,少走弯路,出版出来也能帮助到更多需要的人。

记者:您在书里面提到了一位梁扶摇小朋友,是否和您出版《情商中国》这本书的动机有密切联系呢?

徐彦平:梁扶摇是我们公司副董事长梁鹏的儿子,这个孩子特别聪慧,他在学习国学时提出了一个问题“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那是不是仁义是粪土吗?"这个问题把几个大人都难倒了。我觉得孩子没有问题,国学也没有问题,只是两者之间缺少一个链接,使两者能相通。当时我也有点想激励这孩子上进,所以我就给他说,我写本书来回答清楚你的这个问题,而你要考上国际顶级名校,我们就这样击掌盟誓,就这样我开始写这本书。

记者:以《情商中国》作为书名有什么深意?

徐彦平:中华民族是一个讲情感的民族,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实际上是修心,正其心就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修心修的好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这个逻辑推理同样可以运用到现今社会,管理好了自己,很可能管理好家庭,然后很可能管理好企业,甚至社会上的某些事。所以古人把这个道理是说透了的,只是我们开愚太晚,每个人用的时间不一样,有时候是用而不知,希望大家以此书作为借鉴或参照。

“情商"本是从西方舶来的概念,徐彦平却认为它的根子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他说中国文化崇尚情感价值,中国人的社会交往讲究情感内涵。于是,他以他的理念重新定义了“情商"。

记者:中国社会是讲人情、重感情的一个社会,那么要怎么掌握这个平衡感?

徐彦平:我们在这个时代,人和人交往的密度比任何时代都紧密。那么和人打交道就意味着要处理情感问题,要处理利益的问题。做企业牵扯效益、和社会打交道牵扯福利分配、和家里人牵扯房子的归属问题、 和兄弟姐妹划分父母赡养责任、孩子谁教育的问题。所以说每天,我们每个人,都在围着两个字利益。那么把利益想清楚了后,就变成利益在前情感在后。其实我们国家或者是我们自己,无论何时何种条件下,还是希望情感在前头。所以如果要处理好这个问题, 就一定要找到公平在哪里。

记者:您谈到了“公平",就公平而言给您切身的体会是什么?

徐彦平:你和我,我们这么多人每天都在公平和不公平当中,每一件事,我们每天只有两件事找公平,参与公平和找公平,我们公平简单说有三类:第一种公平就是心理契约,就是我们讲的知音文化,知道你的需求,你要茶叶我给你茶叶喝,就是一种需求;第二种是口头契约,用口说出来的,下午我请你吃饭,明天我给你什么,口头契约,中国人口头说了不能不算数;第三种是文字契约,白纸黑字写的,打出来签过字的,在文件里看过的,同意了的,这就是文字契约。这三种契约在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中,不断重复的出现,我们为这三种公平性,左右着、判断着、遵守着和执行着。在这个公平性以上,我总结出来在这个书里面有体现,就是说平等加公正的概念才是公平,把问题解决的公平才是公平,解决不掉的公平就不是公平。

记者: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社会目前正在缺少公平,您对这种现象是怎样看待的?

徐彦平:这个现在就是我们对公平的文化的理解,比如说我给我大妹2000元,给我二妹1000元,二妹会觉得不公平,我认为这个不是不公平的,因为是亲人给的,不是你劳动所得,给一分钱都是情感,所以这种公平就找错了。而人们却因此产生情绪了,我们讲情商,我们讲的就是本来是生情感的事,结果变成有情绪了。所以这个时候情商对管理情感的方法,就非常必要了,只有在把公平性找准,然后才能找到生出情感的道理,然后我们才能去做一些生出情感的事, 少做一些生情绪的事。

记者:如果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怎么去消解呢?

徐彦平:情绪的产生一定是没把公平性找准,我们特别强调就是说,不平等产生情感,不公平是产生情绪的,我们的情绪都是因为感觉你对我不公平,或者是我自认为感觉不公平,我内心产生情绪了,这就是公道自在人心,心里有没有感情有没有情绪你心里知道我心里也知道,所以说这里面,如果是没有情绪的,那一定是因为有公平性缺失的情况。

记者:您在书中写到“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与人的交往的态度决定了人们的感受,这就关系到一个人的态度和修养问题。"您怎样看待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个人的道德和修养的问题呢?

徐彦平:实际上还是说的情和商的问题。情商就是管理情感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这个情感管理以及情绪管理和公平平等之间,我反复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有情感或情绪就知道公平在哪里,反过来讲呢,因为公平是紧随情感和情绪在一起,他们互为表里,不能只谈公平。修养问题,背后说起来修养这个词很高尚, 在行为当中指导你的没有那么高尚,你比承诺做的好一点点,你把你的优点放大,这就是行为当中来体现出任何, 哪怕是一点点贡献,他就是道德,放到社会里头他就是光辉的。

记者:写完《情商中国》后,您有什么感受呢?

徐彦平:我写完这个书后,我就找到化解情绪的方法了, 应该说是对情绪有一定的认识,对自己有一些提示。我在写这个书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是在反思我们怎样寻找幸福, 幸福永远是在路途上,在自己的行动当中,在自己的心中,幸福他不是归属,是在人生的努力当中。

记者:读了您这本《情商中国》,感触颇多,您希望这本书给读者带来什么?

徐彦平: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解决内心的冲突,我希望把这种冲突告知后人,特别是告知我的团队和我的员工。我也希望大家多一些情商,处理好我们自己的生活,处理好我们自己的内心,特别是处理好我们各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徐彦平的人生非常精彩,军人、诗人、编辑、广告人、成功商人,他在不同的角色里游走自如。所以不难想象,《情商中国》这本书既包含了文人的渊博、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诗人的文笔,敏锐与热情;又具备了商人给出的实用性和决策者的思想性。相对应的,也从侧面勾勒出一个成功商人该有的品质———修为、反思、担当。

《情商中国》作者简介:徐彦平,1958年出生,重庆酉阳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作家班,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EMBA)硕士,在北京创业,后赴西安发展,现为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陕西省川渝商会会长、高山流水集团董事长,并被苏州科技学院特聘为教授。已出版过《游弋的小屋》、《中国商人》、《知音文化管理五讲》和《情商中国》等作品。

■记者手记

用“高山流水"这四个字做为公司名称,在全国并不多见,百度一下, 房产企业起名叫“高山流水"的,独有西安徐彦平一家。看到“高山流水"这四个字依稀感受到俞伯牙、 钟子期相会时古琴弹奏的清雅乐曲;也想到了李谷一用气声所唱的“知音"的歌曲,还想到了在中国古代知音相遇的一串串故事和人物。徐彦平是怀有中国传统文化知音情结的人,肯定会把这种文化带到他所经营的企业之中。

企业管理是门大学问,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有不同的管理流派, 徐彦平创建的是知音文化管理模式,他以中国知音文化为根基,以市场、员工、客户三位一体为对象, 创造了独特的企业管理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使他在房屋建设当中有了与他人不同的做法。比如,他把房子建在有山有水的地方, 房子周边的环境与自然紧密相合, 再比如他把所修的房间无论大小,每个卧室都建有卫生间, 让人的私人空间真正归己所有。 特有的中国知音传统文化理念让徐彦平成为了既有文化内涵, 又有文化思考的民营企业家。

商会有力量。 陕西的商会蓬勃发展,遍地开花,为陕西的社会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是外乡人,在三秦这片沃土上,经过拼搏努力取得了成功,他们把陕西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感恩陕西,回报陕西。陕西人也用开放的胸怀,接纳、包容、支持和关爱他们,让他们在第二故乡施展他们的才华,演绎财富传奇。徐彦平是川渝商会的会长,十万川人在陕西创业的动人故事被人传颂。在这里,祝愿所有外乡人在陕西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徐彦平既是成功商人又是一位文人,他出过好几本书,在新书《情商中国》中,他对情商作出新的解释:首先肯定了“情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问题的重要能力,进而细化到商业活动中,人们必须有能力保持情感和利益的平衡,成全利益和情义。揭示了情商的两条运作规则———不平等产生情感和不公平产生情绪。 这本书追古抚今,包罗宏富,相信会让众多企业家引发深思。

新闻推荐

西安凤翔商会揭牌成立

本报讯(实习记者王娟张亚强)10月26日,西安凤翔商会在西安成立,省工商联、省总商会相关领导参加成立大会并为商会揭牌。美国等地凤翔籍企业家和安徽等地商会电讯祝贺。据悉,西安凤翔商会为凤...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书香长安诵读三秦2013-10-11 21:30
猜你喜欢:
评论:(少一些情绪 多一份情感)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