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军礼 原登荣
花卉作为大自然的精灵和人们生活的装饰者、美化者,曾几何时却成为了各种会议的陪衬。一些花卉价格也随之起舞,一路虚高。2012年12月,中央颁布的“八项规定"明确规定要切忌形式主义,会议“不摆放花草",并要求“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截至目前,“八项规定"实施已一年多,西安花卉市场回归理性。
高档花卉销售遇冷
高端花卉市场门庭冷落。 吴军礼 摄
“从去年开始, 销量减少得厉害",这几乎是所有高档花卉销售商的呼声。据了解,西安市马年春节期间高档花卉公务消费, 相比去年春节下降了七八成。
记者在城东一家花卉市场,见到了正在吃饭的花卉商卢忠夫妇。卢忠指着碗说:“去年一年都在做赔本生意,现在只有吃泡面了,目前的经营感受是好像市场上都不需要花了。"
2013年以前, 卢忠夫妇的花卉生意还算不错,每个月都有几千元的收入,也时常能收到一些高档花的订单。每年岁末,各类会议密集,各种节日接踵而来,花卉生意也会随之到达旺季。但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情况截然相反。“没有一家单位来预订,来的都是私人买卖,而且私人购买量相较往年也在下滑,往年过年时能买五六盆送人的,今年大多只买两三盆自己用。我现在都不敢进价钱高的花了, 我这儿剩有的五六百一盆的高档花, 根本没人问。"
2月12日上午,记者走访了西安北郊一家大型花卉市场。
走访发现,在巨大的花棚里边,来看花的人寥寥无几, 完全没有买卖气氛。尤其是植株较大的高档花卉,可谓是在温室里坐着冷板凳,几乎无人问津,显得“大而无当"。
家住东门附近的郭芳, 是刚搬到城北这家花卉市场的高档花卉销售商。去年一年时间,郭芳家的生意一直很清淡。郭芳的丈夫为了有一份稳定收入,就放弃卖花,找了份稳定定工作。 郭芳接手了丈夫的生意。一开始,郭芳在各个小区门口设立临时摊点卖花,后来搬进了大棚。 搬进来之后,她才发现生意很清淡,这让她不知道还该不该再进货,所以,目前她只守着少量的花卉, 处在观望阶段。 郭芳说:“今年开年以来, 我每天从东门坐公交大老远跑过来,但连一分钱都没卖出去。高档花基本上都卖不动,稍微有销路的只有吊兰,岁末年初,政府部门、 国企单位的订单更是没有一笔。"
花卉商张强,在去年一年里,也几乎没有接到过政府机关或国企单位的订单。几千、上万元的大定单,相比往年,起码下降了百分之八九十。花农胡坤说,现在高档花非常难卖,他所有的花里面,只有一百多元的鸿运当头和发财树还稍微好卖些。
一些花卉商介绍到:“在‘八项规定’的整顿下,高档花买卖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幅缩水,私有企业虽不在限定范围之内, 但有些私有企业的高档用花也在减少。这主要是由于企业间的互相攀比造成的,你摆花我也摆花,你不摆我就不摆了,国企不摆花了,有些私有企业也取消了会议用花。"
家庭型花卉受宠
家庭型低端花卉市场顾客络绎不绝。 吴军礼 摄
高档花卉滞销, 低档的家庭型花卉却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引来许多人围观, 提前把春意带到了人间—— —这是记者在城西秦美花卉市场看到的景象。
位于秦美花卉市场的爱雅园艺,就是一家主销低档花卉的花店。花店负责人张苗一直忙得不亦乐乎。她一会儿要去浇花,一会儿要去跟顾客介绍生意,一会儿又要给顾客找钱。
谈及去年一年的生意情况,张苗说没有变动是不可能的, 花卉市场在重新洗牌的节奏, 花卉商都感受到了,只是程度不同。
张苗是那种在寒潮中岿然不动, 在整个市场中生意独占鳌头的少数。张苗的生意之所以屹立不倒,跟其经营的花种、 经营方式有必然联系。
记者发现, 张苗所卖花卉都为植株较小的低价花种, 最贵的不过四五十元, 甚至有三盆标注着十块钱。
张苗的花店里,花卉品种繁多,各个人群、 各个阶层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花卉, 而且张苗做生意服务热情周到,所以她自信满满:“赔没赔本,得去问卖高档花的,反正我的生意没有赔过。"
而且,张苗对2014年的销售抱乐观态度。她说,附近几个新小区已经建成,今年就会陆续住人。这必然催生这个地段家庭型用花的进一步增长。新房往往面临着甲醛浓度高等污染问题, 一些花卉在吸收此类危害上具有相当作用, 例如绿萝、香妃粉掌、金童子等。在雾霾弥天, 空气指数越来越让人担忧,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的情况下, 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花卉相继成为香饽饽。“花卉的销量与时段、 地段、 人群具有密切联系, 例如老年人就喜欢对健康有益的芦荟,现在提倡戒烟, 好多人就喜欢买吸烟花。"张苗说。
在高端市场萎缩、 公务消费低迷, 低端市场却并无大恙的形势下, 一些高档花销售商开始了“战略转型"。这些销售商开始回归大众路线,通过重新进行市场定位、降价处理、 提供诸如送货上门等增值服务来刺激销售。
“高档花卉遇冷对我们的打击是全方位的。要知道,我们公司2012年80%的利润是由高档花卉销售贡献的。对此,我们公司也将积极转变了销售观念,销售对象由之前的政府、单位,转向了普通的老百姓,减少了蝴蝶兰、发财树等高档花卉品种的培育, 进而更多地培育一些滴水观音、绿萝、绿宝石等大众消费的花卉,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普通消费者, 以便在低端市场里立足。 "对于面临的生存困境,西安某生态园林公司销售部经理姚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朱雀花卉市场某花店老板曹女士告诉记者:“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是我开店以来所经历的第一个‘严冬’,其实从去年春节开始,高档花卉的销售就出现了下滑,今年春节达到了最低点。整个春节,我们店只卖出去了几盆发财树等高档盆栽花卉。为了吸引客户,我们降低了销售价格,每盆比去年便宜了100多元。比如,发财树我们店去年卖400多元,今年降到了320元;八株蝴蝶兰去年每盆400元,今年只卖260元;平安树每株去年300元, 今年直接降价了100元。"
曹女士同时还表示:“为了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我们店还提供了送货上门的增值服务。 只要顾客来我们店买了200元以上的花卉,我们就将把货免费送到顾客的家。"
建议经营与净化空气有关的花卉
省政协委员葛玮认为高档花卉市场萎缩是一种正常现象。 因为凡是“八项规定"涉及的领域,目前都有困境,高档花卉市场是各种利益链条中的一根,自然难以逃脱。
葛玮说,目前从全国到地方,会议上的花卉都没有了。会议未开,花草先行,大小会议中,繁花锦簇,摆成各种造型甚至是会议名称的传统改变了,盆装花也退出了大小会场,人人开始勤俭,会议开始精简。从利益层面来说,会议用花在花卉生意中占据很大比例, 各种会议一度沦为花的海洋,这远远超出了花卉的正常需求,超越了花卉的本来用途。因此,高档花卉市场遇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应该拍手称赞的好事。高档花卉等奢华行业,滋生于以往的大环境,在“八项规定"之前,这些产业抓住机会大发其财,目前“八项规定"迫使大环境良性转变,这些产业就面临着转业问题, 至于该如何转业,高档花卉产业该何去何从就成为了新的社会问题, 目前尚无准确的应对措施, 这无疑给社会研究者提出了新课题。
葛玮说, 花卉市场大众化是其发展趋势, 也是解决其自身困境的重要方略。 花卉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在装点生活、美化环境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花卉是审美需求的象征, 是城市大街小巷必不可少的装饰亮点,也是净化空气、绿色环保的需求所向。 但这一切应该建立在物美价廉的基础上,城市装点更不应该没有节制。
省政协委员王俊认为, 高档花卉经营者应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方式,多经营国家提倡的、社会欢迎的、老百姓能够消费得起的商品。“如今西安的雾霾非常严重,管理部门、能人精英都在出台政策、建言献策,想办法努力改变这一现状,我觉得,以往追求高端消费带来利益的花卉经营者,应该从此受到启发,抓住发展机遇,经营与净化空气有关的花卉。这样的花卉,政府和老百姓喜闻乐见,有广阔的市场,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 "王俊说。
新闻推荐
陈强在全省统战部长会议上强调本报讯(记者刘杰)2月18日,全省统战部长会议在西安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陈强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深化改革...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