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郭永胜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
“华亚不仅仅要给残疾人一份体面的工作, 而且要竭尽所能搭建一个舞台, 给他们一个和健全人同样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为了这个目标和愿望,西安华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永胜已奔波奋斗了二十余年。 二十多年来, 郭永胜的企业接收的残疾人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现在,已占企业员工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 他向社会的捐款也累计达300多万元。
1947年,郭永胜出生于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家庭,儿时的生活虽不富足,但却充实和祥和。父母虽没有高学历,但却将生活中最质朴、最简单的道理灌输于他。令他印象最为深刻,以至于影响其一生的,就是“与人为善"四个字。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年逾40的郭永胜辞职下海,成立了西安华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最初办企业,我的想法很简单,因为我在工厂工作了几十年,知道残疾人不容易,就想着做点什么事,能够真正帮助他们就业生活。 "公司成立初期,郭永胜并没有刻意去寻找残疾人作为员工, 只是当面对残疾人求职者时,他用真诚与质朴将其留下。因为他知道,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种与常人平等的尊重与认同。“在华亚不敢说能给他们多好的条件,但至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把自己养活。"郭永胜说。就这样,从开始的五六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五六十人,残疾人已经占到华亚员工人数的一半以上。
在华亚公司的维修部, 有一位“特殊" 的工人, 他一直站着工作,即使身后放着凳子也不坐。 这名工人叫张宁, 患有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 全身僵硬,经多次手术治疗,目前只有四肢可以运动, 无法坐下,即便如此, 张宁已经很满足了, 他说这多亏了郭永胜。 原来1996年张宁不幸患上强直性脊柱炎,经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但找份工作却成了难事。 经人介绍, 张宁来到郭永胜的华亚公司, 由于原来是汽修工,对电路方面比较熟悉, 所以被安排到维修部上班。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的时候, 张宁的病情再次恶化, “当时我已经动不了了,是郭总自掏腰包,带我到北京的一家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张宁10天内实施了8次手术,郭永胜一直陪伴在身边,还帮张宁翻身洗澡。“当时医生和护士,都以为郭总是我父亲。我告诉他们他不是我父亲,是我单位的董事长,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很惊讶, 也很羡慕我有这样一位董事长。"
除了爱工如子,郭永胜也积极地回报社会。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正在北京出差的郭永胜打电话委托同事捐款1万元,在郭永胜的带动下,公司员工义务加班一天,将加班工资捐给灾区;2011年,郭永胜在西安市慈善会设立500万元专项爱心基金,旨在帮助困难群体,共享社会温暖。作为残疾人福利企业设立慈善基金,华亚公司在西安算是第一家;2013年,在得知雅安地震后,郭永胜向省慈善协会和西安市慈善会分别捐款1万元,用于抗震救灾;2014年1月,从电视上获悉咸阳一位叫王坤的小男孩因患血友病瘫痪在床,无钱医治,郭永胜送去3000元;2月11日,向延安杨家岭红军小学捐赠价值10多万元的儿童眼病治疗专用设备一套……在郭永胜心中,没有什么能与慈善相媲美,只要一提起,他的眼眸中就会留露出另一种光华,这早已是不变的定律。
据统计,华亚创办20多年来,郭永胜累计向社会捐款300多万元。郭永胜说, 帮助别人的事情,自己一直会做下去,“我的目标是安置100名残疾人到公司工作, 而我老了以后希望能成立一个基金,把慈善事业一直延续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宋宾扬)5月20日下午,陕西人才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在西安举行“战略合作单位签约暨首批理事单位授牌仪式"。陕西省委原常委、原常务副省长徐山林,该人才战略发展中心顾问团...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