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陕西川渝商会常务副会长、陕西武盾集团董事长彭亭彬
记者孙博实习记者王娟
他, 曾是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 却转战商海成为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依然保持军人情怀;他,又是一位奉献博爱的慈善家,用关爱呵护弱者的心灵。
坦荡人生, 奉献情怀—— —这就是陕西川渝商会常务副会长、陕西武盾集团董事长彭亭彬的真实写照。
军魂铸就品格
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其中不乏仁人志士,军政商儒百家诸行,为璀璨的中华文明增色添彩。从古至今, 军人就是一个充满豪情的职业, 他们戍守边关保家卫国,以铁血柔肠铮铮傲骨铸就军魂。 忠于事业,勇于进取,乐于奉献, 融入军人血液中的这些优秀品质,成为他们的精神力量,在驰骋商海后,书写出属于时代新的激荡乐章。
如果说, 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石, 源自于自身拥有的品格素养,军旅生涯铸就的魂魄,让脱下军装的彭亭彬, 在商界搏击中找到了事业的新天地,并成为经济建设领域英杰中一位佼佼者。
1973年3月, 彭亭彬出生于四川省平武县锁江羌族自治乡。川北的地理环境,年少时的艰苦生活,培育出他坚毅的性格。从那时起,彭亭彬就有了军人之梦,渴望穿上军装保家卫国, 成为一名对社会有所奉献的人。
1993年底,彭亭彬光荣入伍,成为一名呵护人民生命财产的消防兵。身在心仪已久的军营,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训练之余,常常自我加压开起“小灶",如饥似渴钻研文化知识,经过日积月累,他成为所在部队的一名难得的技术人才。他利用所学到的电子专业技术知识, 为部队信息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得到部队领导的好评,并多次荣获表彰奖励。
光阴如梭, 时光荏苒。 2009年,年逾而立之年的彭亭彬,已在军营坚守了十六载。 十六载军旅生涯磨砺, 让他不仅成长为一位优秀战士,同时也养成了他日后搏击商海必须具备的坚毅品格。
这一年, 彭亭彬怀着眷恋之情离开部队。复员转业之后,自己今后的路应怎样走?未来该拥有怎样的人生?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他知道,自己必须答好这张人生新考卷。
在部队大熔炉中, 十六载军旅生涯锤炼, 拼搏进取精神早已融入彭亭彬血液, 他作出了大胆选择,毅然放弃组织的安排,决定下海经商自主创业。
拼搏成就辉煌
2009年,投身商海,彭亭彬创建了陕西武盾实业有限公司。 创业之初短短五年, 他凭借敏锐市场眼光和过人商机把握, 将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了集房地产开发、建材生产与销售、酒店、建筑工程、消防工程施工与设计、 消防技术检测与服务、 拆迁与土方施工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精干睿智,雷厉风行,这是彭亭彬不变的军人作风。 正是靠着自身的优秀品质,团队上下一心的进取精神,在短短数年内,他带领企业一路疾行连创佳绩。如今,他的集团公司已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拥有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现代管理和技术专业人才, 同时拥有七家下属公司和控股、参股公司。如今, 集团公司下属公司均经营业绩良好。
其中, 陕西华庭酒店有限公司是集宾馆、饭店、写字楼于一体大型现代化酒店;陕西龙腾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消防工程的报建、技术咨询、工程及消防设施设备的检测等项目;四川武盾实业总公司西安分公司是国家一级资质企业,主要从事消防工程的施工与设计,在西安成立三年来, 完成消防工程施工300多万平米,与陕西二十多家房地产开发与建筑企业(新大陆集团、高山流水集团、中登地产、星火地产等)形成了战略伙伴关系;西安柯达建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干拌砂浆的生产与销售;雅荷坤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陕西和兴混凝土有限公司是目前西安市单站规模最大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公司拥有一流的生产线,有石场、砂场和粉末站,拥有大小车辆200余辆,年产值达六亿元。
天道酬勤。如今,众多旗下公司遍及武盾实业各个产业链, 为武盾实业迈向集团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彭亭彬的带领下,企业秉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诚实做人,诚信为本"、“质量第一、 服务第一"的立业宗旨,不断朝着新的目标攀登。彭亭彬坚信,自己一定能带领武盾实业走上现代化集团发展之路。
大爱回报社会
驰骋商海,栉风沐雨成就辉煌。2012年元月, 彭亭彬当选为陕西省川渝商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省工商联执委、陕西建筑协会常委。不惑之年,彭亭斌虽然事业有成,但军人本色从未改变。这些年,在谋求企业长足发展之余,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道义担当,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已成为他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是一名优秀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爱心答卷"—— —
多年来, 彭亭彬先后为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 舟曲地质灾害、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等捐款捐物近百万元, 为教育助学、抗震救灾做出突出贡献。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平武县沦为重灾区。灾情发生后,彭亭彬第一时间行动,在短短三天时间内, 就带着捐助现金和物资赶到灾区。
近年来, 他虽然能从媒体报道中得到灾后重建的消息,但家乡父老乡亲生活过得好不好, 这份浓浓的亲情守望,始终让彭亭彬十分牵挂。
带着这份浓情, 渴望目睹家乡变化,2012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作为陕西省川渝商会常务副会长, 彭亭彬带领陕西省川渝商会30多名成员重返重灾区平武县,为灾区群众生活、 学校和道路建设等捐款捐物30万元,他个人拿出10万元用于锁江羌族自治乡的农村道路建设。
事业有成,游子情浓。不管离家乡多远,回报桑梓是他不变的情怀。彭亭彬说:“虽然我走出了大山,但自己的根一直在那里,希望能多为家乡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目睹家乡巨变, 彭亭彬内心非常激动。 谈到聚集家乡在外优秀企业家捐资一事, 这位川北汉子言辞恳切:“我既是平武人,又是商会的成员,非常愿意充当平武县和川渝商会交流沟通的桥梁。我要把自己在西安的公司作为‘平武县驻西安办事处’,为川渝商会成员和平武县政府提供一个信息共享、项目对接的平台。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为家乡发展作出努力。"
饮水思源,致富不忘故乡,彭亭彬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赤子情怀。自己出身于偏僻山村,对偏远山村教育他极为关注。在彭亭彬看来,教育是家乡发展所需人才培育工程的基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捐资助学作为一项慈善义举,关乎国家兴盛、社会繁荣,关系下一代成长,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希望能有更多企业家投身其中。
“没有小学的启蒙教育,你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想到母亲对自己的教诲,彭亭彬开始行动,为平通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价值5万元的书籍。他表示:“我将不遗余力进行教育助学,为下一代茁壮成长尽力资助。"
2013年, 雅安地震发生后,彭亭彬立即带头为雅安地震灾区捐款,公司员工纷纷自发献出爱心,短短几天,武盾集团上下为雅安地震共捐款41800元。
关爱,无需煽情的语言,无需宏大的排场,彭亭彬带领武盾人默默用行动担起责任。
同年8月,彭亭彬向陕西泾阳县中心敬老院捐赠了30套价值10万元的健身器材,这一善举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说起慈善公益事业,彭亭彬表示:“我将动员更多的企业来泾阳投资发展,引导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泾阳爱心行动,尽自己所能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为泾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曾是一名军人, 彭亭彬有着浓浓的“红色情结"。2014年3月,他支持举办“黄河颂"大型公祭活动,不只是出资赞助,还亲力亲为投身寻找抗战老兵行列。
彭亭彬说:“我虽然离开了部队,但时刻都没有忘记我们的祖国。革命先烈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用尊严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学习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家非公有制企业的代表,我不仅应该做强企业,同时也应该不忘国家,今后我们的企业还会更多地参加这类活动。"
今年四月下旬,陕西省泾阳、三原等地的蔬菜严重滞销, 莲花白低至五六分钱一斤还无人问津, 农民只好将菜烂在地里。听闻这一消息,彭亭彬马上伸出援手,高于市场价收购了泾阳县10吨滞销蔬菜,并免费赠送给西安市民。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如是总结人生意义的所在。诚如其言,在人生的岁月长河里,只有奉献与博爱之品格才是其中最为美丽的浪花。彭亭彬作为一名胸襟博大的优秀企业家,相信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定会带领企业走向新的辉煌。
军旅锤炼,商海搏击, 彭亭彬用奋斗人生直面挑战与坎坷。在他的心目中,每一个取得的成绩都是一个新的“零点起跳",筑梦未来,拼搏不息,新的发展目标激励他一路前行。
■记者手记
彭亭彬的人生非常精彩, 军人、 成功商人、慈善家, 他在不同的角色里游走自如。 如今, 年届不惑之年的彭亭彬讲起话来, 手势丰富, 言语激荡,引经据典, 慷慨激昂。 既有商人的睿智精明, 又有军人的坚韧果敢, 举手投足间, 时常流露出掩不住的人文情怀。
从军人到企业家, 彭亭彬一路走来, 一路思索。 靠着自己敢为人先、 顽强拼搏、 勇于进取的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带领企业成为了西北消防行业的领军者。
商会有力量。 陕西的商会蓬勃发展, 遍地开花, 为陕西的社会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三秦这片沃土上, 十万川人扎根,他们中有很多人经过拼搏努力取得了成功, 把陕西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感恩陕西, 回报陕西。 陕西人也用开放的胸怀, 接纳、 包容、 支持和关爱他们,让他们在第二故乡施展才华,演绎传奇。
彭亭彬作为陕西省川渝商会的常务副会长,也是川人在陕发展有为的代表之一, 他的创业故事彰显“坦荡人生,奉献情怀",这也许就是彭亭彬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同时也是一个热心慈善的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新闻推荐
秦晋宁强县燕子砭古镇居燕子河与嘉陵江的汇合处,100多年前,这里发生过一件震惊中外的燕子砭教案。燕子砭原名青乌镇,与甘肃康县接壤,沿嘉陵江直下四川广元,是一个热闹繁华的水旱码头。光...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