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润民介绍着他的实验室
就这样,寇润民开始奔赴西安、杨凌、渭南进行考察学习。回来后,深思熟虑,最后和妻子商定发展庭院经济,以栽培食用菌这一农业特色产业为项目,利用当地玉米芯、锯沫、油渣等再生原料栽培2000棒蘑菇进行首次试验。
但事情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简单,由于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简陋,规模小、产品质量不好、品种单一等各种原因,蘑菇没有带来他们预想中的效益。但寇润民并不甘心,又奔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研究所向专家教授请教食用菌栽培技术,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他终于掌握了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出品的蘑菇色泽娇艳、口感鲜嫩,大受黄陵县城乡市场的欢迎。
寇润民的蘑菇成功了,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他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已达3000平方米,年创收入50多万元。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但对于退伍军人寇润民来说,这才刚刚起步。
“我最终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他说,当年发展蘑菇产业,是想着给大家找一条致富的路,他是个试验者,既然成功了,就要带着大家一起干。
在他的帮助下,寇家洼、冯家沟
两个村组52户村民开始栽培食用菌,到现在年生产菌种162.6万棒,年产值达到563.4万元,就此项产业收入能占栽培户家庭经济收入的80%以上。之后成立了桥山镇寇家洼食用菌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寇润民被选为理事长,寇家洼成为黄陵县有名的食用菌专业村。
此外,寇润民将自己购置的原料加工培育成蘑菇发菌袋8.2万棒成品,按成本价救助给隆坊、腰坪、双龙、桥山、仓村5个乡镇62个贫困户,让他们当年就脱了贫。
“多年来,我总想自己是一个出身农村的贫穷孩子,是党和部队把我培养成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我
从贫穷走上富裕都是党和部队的功劳,应回报党和政府。”寇润民说,这个话他说给很多人听,可没多少人相信,所以他只能做更多的事来证明。
采访结束后,对这个种了二十年蘑菇的退伍军人心生敬意,敬佩他对事业的坚持,更敬佩他对信仰的坚持。
新闻推荐
本报讯(盖勇唐生军)6月27日,延延高速公路第6合同段青化砭互通立交桥主线右幅6片50米T梁顺利架设,成功跨越包西铁路上下线。延延高速公路设计与包西铁路相交,需要进行4次上跨和1次下穿包西铁路施工。包...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