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清的川味火锅店大厅
从西安来的杨先生,来延安做餐饮10多年了,去年10月,在北关开了一家两层的火锅店。没想到的是,以往做的餐饮都是赚钱的,现在却套在火锅店里。他告诉记者,“能熬过这个夏天就不错了,火锅店隔三差五的就有人开,造成了今天这种大家都难赚到钱的局面。”
很多人盯上投资“火锅”,盲目跟风给火锅市场带来新的竞争。采访中,一位租赁下500多平方米的姜女士,准备做火锅生意,连火锅店的图纸都请人设计好了,但做了市场调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而做了培训行业。因为“火锅店太多了,基本赚不到钱”,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投资一个高档次的火锅店以500平方米计算,最少要投资100多万,店面投资周期最快1至2年,这还是最少的预算。如果要做一个品牌加盟店,投资更大,这还不包括原材料和工资的上涨,主要是现在客流分散的这么厉害,想赚钱谈何容易。”
近一两年的持续跟风,加上特色接近,使得一部分红火过的火锅店逐渐衰落,难以避免被淘汰的命运,按我们延安人的说法,就是“这家火锅又被吃倒了,”投资成本难以收回,让投资者和经营者很是“受伤”。
盲目跟风遭遇危机
如何让火锅店生存下来?成为不少火锅店老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考虑过重新装修一下,再多安装几个空调,可现在店里生意不好,花销太大不说,这也不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川味火锅店的老板皱着眉说。
记者发现,延安跟风的人很多,忙着模仿开店的人也很多。这两年川味火锅的“流行”,让投资者和经营者趋之若鹜,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在增加,有点像之前的香辣虾,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么多人开火锅店,随之而来的激烈竞争,导致了现在众多经营者“举步维艰”的状态,在市场严重饱和的情况下,肯定有一批跟风者关门,最后存活下来的一定是消费者信赖的品牌,不论是从服务还是饭菜质量上,都是大众认可的。往简单里说,以质量为根本,以服务为引领,借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才是火锅业今后致胜的“法宝”。
如何让火锅重出江湖?
“我们去哪里呀?火锅走起。”相信这句话延安人民并不陌生,但对于不少火锅店经营者来说,却是一个“冷锅”生意。
“现在火锅店生意太不好做了”,经营了七八年的川味火锅店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8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场沟一侧的川味火锅店,映入眼帘的是店里仅有一个服务员在收银台前坐着,老板表达了自己想转让的想法,却苦于没有人接手。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由于餐饮行业外围环境的变化,原先选择投资高档餐饮的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了更大众化的火锅,也使得延安市火锅店过于饱和。仅2013年榆林市就新注册了34家火锅店,截至目前,仅宝塔区注册的餐饮企业中经营火锅的,就有企业18户、个体272户,占据了餐饮业的“半壁江山”。同时,串串、冒菜、麻辣烫等类似食物品种也在不断地增多,使人们的选择更多元化,火锅店生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温”。
新闻推荐
本报讯(师文瑞)9月13日上午,全国咽喉反流及相关嗓音疾病诊断与治疗学习班开幕式在延大附院六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榆林市各县区耳鼻喉头颈外科工作者参加了学习班。学习班上,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咽喉...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