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丹凤县政协常委、陕西未来绿色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三榜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 他将自己的养殖技术悉数传授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帮助贫困山村硬化村组道路,帮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学子们圆了大学梦……他为他热爱的事业和故土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时间、精力、感情和金钱,但他无怨无悔。他就是商洛市、丹凤县两级政协常委,陕西未来绿色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三榜。
1978年, 年仅19岁的刘三榜就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外出谋生。然而从西安、北京、广州、海南一路走来,一晃20年过去了,他却没有收获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正逢人到中年的他, 开始了对自己人生的重新思考。 在党的惠农政策的感召下,2002年,刘三榜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丹凤县龙驹寨镇河涧村,开始人生的“二次创业"。
所有的创业都是艰辛的, 刘三榜拿着东拼西凑来的50万元资金租赁了村后的42亩荒坡地,准备依托本地资源, 带头发展畜牧养殖业。一年后,养殖场里上百只良种布尔山羊个个膘肥体壮, 刘三榜心里乐开了花。 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 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疫情让他的梦想瞬间破灭,损失了十几万元。面对挫折,这个刚强的汉子没有气馁,他迅速调整产业结构,把目光又锁定在“发展现代农牧,打造绿色品牌"上。
陕西未来绿色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创立后,刘三榜将蛋鸡养殖、种猪繁育、大鲵养殖和有机肥生产加工确定为公司发展的“四大主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几年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也顺利实现了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既定目标。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存栏母猪300头,生猪4000头,存栏蛋鸡10万只,年产蛋1200吨,大鲵养殖2万余尾,年产生物有机肥3万吨。2013年完成产值6000余万元,实现利税600万元,一跃跨进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行列。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了才是富。"富裕起来的刘三榜并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这方热土, 也没有忘记创业之初的那番宏愿。多年来,他的公司累计安置当地零就业家庭和闲散劳力300多人, 坚持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400余人次,主动上门为养殖户排忧解难。在他的辐射带动下,周边村镇已有300余户、500余乡亲从事养殖业生产,年均每户增收2万余元。刘三榜说:“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回报社会是企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而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更应该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多年来,只要哪里有困难、哪里有灾情、哪里有需要,他都会主动慷慨解囊,倾力相助。他给寺坪镇龙嘴村困难群众投放优良仔猪10头、价值8000余元;为竹林关镇茶房娅村和土门镇龙王庙村35户低收入群众投放产业发展资金35万元;为龙驹寨镇河涧村和寺坪镇龙王坪村捐资38.5万元,硬化通村公路,安装照明路灯;给残疾人捐资6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0人2万余元……截至目前,刘三榜累计为公益事业和困难群体捐助善款50余万元。
从2004年至今,刘三榜及他的公司多次受到省、市、县各级表彰奖励。先后被丹凤县委、县政府授予“产业结构调整带头人"、“产业示范大户"、“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状元";被商洛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厂长、经理"、“优秀民营企业厂长、经理";被省农业厅等16单位授予“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省工商局授予“陕西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为公益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民营企业家、 创业之星"; 被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省文明办等单位授予“陕西省第二届道德模范";2011年被评为“商洛市十大新闻人物";2012年4月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李光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满淑涵实习记者李佳静)8月7日,陕西省晋商商会主办“晋商大讲堂",邀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陕西籍学界翘楚仵从巨教授主讲。据了解,&l...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