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画家吴昊花鸟作品清赏
吴昊简介:吴昊,1957年生,陕西西安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编委,《收藏》杂志专家编委,中国艺术研究院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花鸟画会会员,黄土画派画家,西安中国画院画家,西安美术学院院长助理,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何俊锋
在吴昊笔下的莲蓬前,我的心瞬间就安静下来了,仿佛莅临灵山圣境,清赏佛前那珠幽幽的青莲。卸下所有世俗的装束,回归本真,和这些灵物进行一次清澈灵魂的对话。走进绝俗的画境,一如走进故乡的北塘,听那淅沥的雨声,想一些经年已久的往事,想化作画中那一株莲子,寂寞淡然的细数光阴静美,月圆月缺,即使身陷市井之中也要超然事外,禅心如水……吴昊用虚淡简远的笔触,把中国花鸟画推到了一种高度和至境。
身为西安美院教授的吴昊, 把传统的路子走得很是纯正,年少时就求教于康师尧、王子武、李世南、王有政门下,在西安美院又得到刘保申、张之光、江文湛等名师亲点。 他既师古人,又师今人,笔下有一股天生的生气。他是一个悟性极高的人, 师古人,笔笔出古人,笔笔离古人;师今人,笔笔出今人,笔笔离今人。还是有一股气在起作用,那就是生气、逸气、清气。吴昊的画很清,清而虚、而静、而逸;清却不寒、不枯、不苦, 有一种勃勃向上的正能量。他的画很淡,亦很雅,很多都是风闲花睡的情致,能淡出水来。对于他画中的清淡,我是这么理解:《荀子·解蔽》中写到:“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写意即写心,心定了,才能清;心清了,画才能清。 这跟一个人的心象有关,学不来,得靠学养养出来,修养修出来。古人有云:人品不高者不能写莲。纵是纨绔富贵,焉能写出花中君子之风范。 吴昊,正值盛年,身兼数职,教授、系主任、院长助理,哪个担子都不轻,但他还是默默地把虚的放下,把实的挑起,心里的根依然在画上,在学术上,加之他好读书,古今画理画论皆熟读于胸,其画格必不落于俗。因之,他笔下之莲,神韵孤远,得其云外一点禅意;其幽深素简,自有林下一种风流,看后总觉矜平躁释,意味深长。 看他的画,看不到半点烟火气和蔬笋气, 只见文人气,那画中的意境, 似乎就是他的梦境, 他只是用他的画笔,如实地记录下他内心的声音而已。
在绘画艺术中, 简淡从来都是一种难以企及的高度,从八大山人、白石老人到现代的方济众等艺术大师。 都以简淡为审美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因为简单的却是最难的,难得让你无法掩饰自己的缺点。吴昊选择的路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他广泛的吸取了文人画的经验和精神资源,以极少的笔墨去表现丰富的花鸟世界,使一笔一墨趋于精致,在删繁就简的过程中,笔下的一花一石、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两支残荷、三支春柳都脱去了物性与形态,在“豪情落尽见真淳、淡极始知花更艳"中转化为富有诗意的意蕴,带有言简意赅的寓意和心迹。总体瞻观吴昊的花鸟作品,不难看出他是在力求简约玄淡、超然脱俗,直追“力屈万夫,韵高千古"的境界。在他的构图中,常有一两条斜枝横插过来,既孤傲,亦清高,一两片荷叶点缀其上,抑或一两只鸟雀鸣叫枝头,简约萧散的画面一下就灵动起来。 整体构图在点、线、墨色的信笔抒写中,既萧散又灵动,既显高度又达至境。吴昊常常在惜墨如金中, 十分注意寥寥数笔的恰到好处,常常把一两条线的质给以充分的展示,使之在一波三折中,既整体又富于变化,既以点带面又虚实相兼,于笔情墨趣中,寻找着气韵的雅致,显示出笔笔生发的郁勃之气。“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也",言说的正是这种简淡、脱俗的艺术作品。吴昊对简约玄淡的定位与追求,是他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 是他人格品质在艺术中的外化,他的作品融入了他个人的气质、秉性,使笔下的写意花鸟成为一种独特风格和境界,在简约与虚淡中充盈的是最堪赏玩的意味和如同梦境般的诗境, 并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眼光去抒写一种精神的超升。
传统文人画的孤芳自赏在吴昊这里成为了当代人与大自然的沟通与交流, 他笔下的简淡、清逸、玄淡则表现为文化的回归和精神的守望,他的作品以艺术的方式证明,生命的坦白与向着生命之本然的皈依,才符合艺术本质与规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唐冰实习记者李佳静)9月5日,第七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西部文博会以“合作共享改革创新"为主题,由国家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