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高琦
行人是马路上的弱势群体,斑马线则是为了保护行人而设。2012年7月,西安市公安局将“车让人"向全市主干道推广。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市民反映,“车让人"的礼让行为少之又少。记者通过探访发现,要从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上通过,基本上都是“人让车",甚至“人车抢道"。
场景一:
景点周边过马路人让车
11月25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小寨南路与雁展路交汇处看到,车流非常密集,行人通过斑马线时不得不等待间隙,让机动车先通过。记者通过记录,从10时20分到10时30分,短短的10分钟内,有363辆机动车驶过,但只有不到10辆车刻意放慢行驶速度,主动避让行人,行人均左顾右盼,大多等待其他行人一起通过。
随后,记者来到大雁塔广场附近的芙蓉东路,西安市社科院门口同样是车水马龙,一个抱小孩的女子在斑马线上通行一半后,被“困"在马路中央,两侧的机动车迅速驶过,几乎没有减速的,等到后方红灯时,该女子才快速走到马路对面。
场景二:
医院门口机动车争抢通过
当日下午1时许,记者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近采访。医院门口正对的马路上设置了一条隔离缺口斑马线,路面上印有“车让人"的标语。由于医院的人流量较大,不时有行人结伴通过斑马线,而驶过的机动车毫不避让,能抢则抢,结果挤成了“一锅粥"。行人也不示弱,纷纷从车辆间隙内穿梭而过,人车互不相让,造成了一定的交通拥堵。
同样在雁塔西路上的省肿瘤医院附近,同样是类似的情况,行人在车流中穿梭,可谓惊心动魄。许多行人都是瞄车辆较少的时候,快速冲过斑马线。
场景三:
商场附近行人车流中穿梭
康复路是西安市小商品批发集中地,平时人流量车流量都较大。当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西北商贸中心,发现离该商城最近的一条过街通道上,不少前来办货的商家提着大包小包,急匆匆往马路对面走,行人与机动车交织行进的情况频频出现。一名拉着手推车的送货工人刚走到一半,绿灯亮起,车辆开始行驶,他为了快速走到对面,准备从车流中穿过,结果是刚迈出脚步,一辆疾驰的公交车将其逼停,他不得不后退几步,幸亏有惊无险,情势相当危险。
点赞新规更要身体力行
今年9月,《西安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新规出台,对“车让人"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停车让行;变更车道时应当让所借车道内行人先行等。如有违反“车让人"新规的,将处以20元以上200以下罚款。
对于这一新规,市民们纷纷点赞,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成效却并不明显,这就需要市民从行动上遵守新规。机动车驾驶者纷纷表示“很无奈"。“没办法,路太堵了,特别是高峰时段,如果不抢着通过,稍微一让,后面就堵了。"出租车驾驶员冯师傅说。
采访过程中,很多市民表示“斑马线上车该减速",呼吁机动车文明礼让,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斑马线本来就是方便行人的,行人遵守了交通规则,机动车也该考虑行人的安全,按规定驾驶。"市民李女士说。
对此,西安交警雁塔大队秩序中队中队长田军表示,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违反“车让人"新规而开出过罚单。“主要是鉴定起来比较困难,机动车从斑马线上驶过是稍纵即逝的,是否属于抢道?有意还是无意?很难确定,也不好取证。"田军还表示,“车让人"新规出台出发点是好的,是对机动车司机个人素质的一种考验,但具体执行标准还有待细化。
新闻推荐
府谷县政协主席白雪梅(右三)带领委员到基层调研府谷县政协副主席张向君(左二)“三访五促"走基层府谷县政协副主席董金海(右一)下乡慰问贫困户府谷县政协副主席田乃飞(左二)检查政协联络组工作...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