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宝勤
进入冬季采暖季,雾霾天气随之步入高发期,环境保护又成了人们最关注的焦点。记者11月20日从省环保厅了解到,陕西省空气质量整体向好,关中城市群空气质量取得明显进步。那么,今年陕西省采取了哪些治污减霾措施?近期将如何应对采暖季对空气质量的考验?
三措并举确保实效
省环保厅宣教处李静介绍说: “压减燃煤、 控制尾气和抑制扬尘三大举措,保证了陕西省的空气质量的整体好转。"
据省环保厅统计, 前10个月关中地区静态削减煤炭消费量476万吨,消费总量下降3%左右,首次实现负增长;天然气消费量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2%;拆除燃煤锅炉2130台,超额完成年度淘汰任务。全省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11.7万辆,完成国家淘汰任务的86.7%,淘汰进度明显加快。全省先后对关中地区45家违规工地通报曝光。各地也相应出台了建筑工地监管措施,积极推行“洒水、覆盖、硬化、冲洗、绿化、围挡"六个100%。
除此之外,严管重罚,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项任务按期按量完成,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举措。据来自省大气办的资料显示,省市各有关部门注重在严管重罚上下功夫,全面启动大气监督“零点行动",对关中火电、水泥等重点企业和建筑工地持续开展夜查和突查。前10个月全省立案处罚违法企业297家, 侦办环境污染犯罪刑事案件102起,刑事拘留111人。
采暖季出重拳下硬茬
眼下采暖季到来,这一阶段也成为治污减霾的攻坚战和克难期。
11月13日召开的省委治污减霾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今冬明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省委书记赵正永要求:“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严格的标准治理雾霾污染,做到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 "这是继4月3日专题会议之后,省委今年再次召开的高规格治污降霾专题会议。
据省环保厅介绍,采暖期省市有关部门将继续在严格项目准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进一步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等方面出重拳、下硬茬,确保陕西省治污减霾工作取得实效。
具体说,就是将不断扩大城市“禁燃区"范围,加大对燃煤电厂、集中供热等燃煤大户的管理,从严监管治污设施运行和煤炭品质,确保达标排放;不断扩大“黄标车"和老旧车辆的禁行、限行范围,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倒逼高污染车辆淘汰,严格实施“黄标车"注销和拆解,杜绝淘汰车辆“死灰复燃";加大冬季施工检查频次和处罚力度,取消扬尘污染严重、治理措施不力施工单位的施工资格。
省环境保护执法局副局长孟卫萍告诉记者,进入采暖期后,为落实《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年)》,省环保厅将在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韩城6市涉气的火电、水泥、钢铁、焦化行业的48家重点企业开展驻厂环境监察工作。
委员提案聚焦冬季治霾
陕西省治污减霾工作既是政府部门的重中之重,也成为省政协委员提案关注的焦点。 据不完全统计,仅省十一届政协二次会议期间,就收到有关委员提案12件。
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严重影响陕西省空气质量的问题,省政协委员吴志红建议控制汽车使用增量,加快推进油品升级进度,推广使用天然气,依法规定所有汽车上必须装上催化式排气净化器。
崔晓红委员就深化供暖体制改革提出了建议。她表示,政府应借此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良好机遇,让采暖真正走向市场化,从而摆脱政府在城市供暖管理上的窘境,在公租房、小城镇建设和移民搬迁等项目中,把电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纳入公平竞争平台,并率先使用电地暖产品。
李铁虎委员建议省环保厅、科技厅,尽快组织省内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综合论证和顶层设计,设立并逐步启动雾霾预防和治理专项科研基金,多渠道、广角度、宽视野地分析陕西省雾霾成因及预防治理办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唐冰)11月26日,省公安厅会同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在西安举行陕西打拐被解救困难儿童救助仪式,中华儿慈会为5个获解救被拐卖儿童困难家庭送去每家3万元救助金。自2009年4月...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